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新能源汽车新势力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新能源汽车新势力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新能源造车新势力大跌,零跑汽车上市半个月腰斩,发生了什么?
感觉零跑有点小马拉大车的意思!先不说造车水平,就说你这么大的、这么重的一个车电池容量也就这么大,然后百公里耗电量也大。怎么会有很好的续航!再就是售价居然比宋EV还高请问谁给你的胆子?除非一点都不懂车的才去买你!!!
国内外传统车企纷纷发力新能源汽车,互联网造车新势力该如何应对这样的情况?
传统车企发力新能源汽车,互联网造车新势力如何应对?我们分析一下:
传统车企的优势:
首先传统车企拥有新能源汽车牌照和研发生产新能源汽车,不是2018年才开始的事,有些车企大举发力也很早。今年应该说是互联网造车新势力发力鸣枪的一年。
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还是有天然的优势的,4大车间和生产线拿来即用,销售服务体系拿来即用,很多原有***都是可以放入新能源汽车使用的,大大减少了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的再投入!
互联网造车新势力的劣势:
我们再回顾一下造车新势力,他们现在绝大多数是没有拿到生产牌照的,连那些市场炒作很热很有名的品牌公司,比如小鹏汽车等!因为国家政策规定,必须有合乎要求的自有实体生产工厂,这无疑是一笔巨大投入,是一个不小的门槛。
其次,造车新势力的量产能力很差,很多都是一推再推,迟迟不能量产交车。
还有很多没有牌照,需要贴牌或者合作。
这些都表现出了互联网造车新势力是在玩汽车是在玩PPT,真正踏实造电动汽车的没有几家,大多都是短线操作,跟风资本市场圈钱。
那么互联网造车新势力面对传统车企的持续发力,以及不利局面,该如何应对呢?
科技科普促使人们养成理性思考和理性处理事务的习惯——凯腾聚知
个人比较不看好互联网造车新势力!
主要是造车新势力在汽车传统安全领域——车身安全设计(整个中国自主品牌的短板),底盘安全设计,没有优势,在车辆制造过程质量控制领域缺少和传统企业可抗衡的比较优势,可持续开发能力还有待考核。在基于车的动力电池安全管理,动力系统***上不具有优势!
造车新势力需要低调的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在以上涉及安全的领域认真耕耘,否则消费者不会认可!
谢邀!
概念撬动然后成为重资产企业的控股者?不可能的。
结局和共享单车的发生过程一样,不同的是共享单车的经济理念没有问题,而新能源汽车产品可能难以战胜传统汽车行业。
电商是建立在软件平台的基础上,挑战了一个销售渠道,整合的是供需***,提供的是一种服务。共享单车类似。
搞制造不是搞概念,互联网企业的思想于制造业,就是一种服务。几个程序员+电脑+服务器和思想,不就占格力电器或青岛海尔的一个小办公室吗?当然,这只是用一个有形的比较点到。
借用我发布的文章里的我一句话:如果说20世纪是以欧美为代表的工业时代造就的内燃机汽车时代,那么21世纪将会是以中国引领的全球化智能互联网科技带动下创造的新能源汽车时代。
因循守旧必将被历史淘汰。造车新势力纵然没有传统企业那么庞大的资金和供应链支撑,但同样也没有那么多的沉没成本需要买单。未来的汽车如果只是A到B的需求,可以说,现在的技术不用更新了,已经解决了老百性的需求。但为什么要倡导互联网思维,国家为什么要大力发展人工智能,都是希望通过Ai,通过互联网满足一些符合新的应用场景需求。恰恰这些互联网企业最懂用户,他们日常探索的细到每一次点击和背后的心理诉求,这样更有利于建设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汽车生活生态圈,制造业创造的价值不言而喻,但是带动国民经济流通和发展还是要靠三产。so 我认为该走出去和改变的时候,不要看衰,而是要想怎么扶持和改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新能源汽车新势力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新能源汽车新势力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