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mpv新能源车销售量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mpv新能源车销售量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省油、环保、空间大,新能源MPV是否更有前途?
前景一定是好的,MPV最重要的就是舒适性,很少有人会因为驾驶乐趣而去选择MPV,而新能源也就是纯电的噪音小、线性加速、平滑性高的优点放在MPV上是再合适不过了,新能源既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舒适性,又达到环保的目的,一举多得。但是不能忽略的是续航问题,MPV长途的适用场景很多,所以如果没有长时间的续航能力,则新能源MPV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所以也可以这样说:“省油、环保、空间大、长续航的新能源MPV一定会有很远大的前景
纯电家用mpv为什么发展不起来?
核心因素-MPV在国内称之为「商务车」
- 长途通勤是核心价值体现方式
MPV为什么不适合纯电动?其答案用四个字即可总结:里程焦虑。「EV纯电驱动」MPV量产汽车有一些可选项,然而所有量产车的单月总销量在一起似乎也难破“100台”。究其原因正在于没有充分了解用户真正的需求,MPV车型需要的是便捷的能源补充方式,以及通过这种方式实现高效的长途通勤!
早期的MPV以普瑞维亚和太空舱两车为代表,另有早期品牌知名度稍高一些的「中华***头」为参考,这些车共同的特点是价格偏高。在“To-C”领域注定只有极少数用户具备消费能力,真正的核心市场是在“To-b”领域的公商务用车。用途基本定义为「商务接待&通勤」,于是早期的MPV以用途决定了特殊定义——商务汽车。
商务通勤主要为跨城市或省区的大范围通勤,里程数至少都要以“百公里”为基数计算。所以此类车辆对于续航里程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即使这种车型的油耗普遍偏高,然而快捷有效(短时间)的加油仍然没有影响通勤效率。所以MPV车型成为了商务用车的理想选项,那么新能源汽车为什么就不适合这种车型呢?原因无非是上述的「里程焦虑」。
以高能量密度的「镍钴类三元锂电池组」为参考,***设系统能量密度为160Wh/kg。整备质量在2吨左右的MPV会有“20km/100km”左右的高电耗,这种车型想要实现主流燃油动力MPV-500公里的续航,其电池组容量就要达到100kwh左右。高品质的镍钴类三元锂基本在1.5k/1kwh左右,似乎动力电池组的成本就要15万了。
燃油动力汽车的制造成本约为指导价的「40%」,电动汽车多出了成本极高的动力电池组。那么加上常规的40%税费,再加上正常的进销差价之后,一台能满足续航里程要求,同时可以实现高效快充的高标准“EV-MPV”的研发制造成本会是多少呢?——相信自主品牌也不得不定出超30万的指导价,合资车企又普遍没有此类技术储备,结果还难以预测吗?
首先没地方充电;二是电池存能有限,伟大祖国纵横宽广,目前电池很有可能给你扔路上了;三还是电池价格昂贵,用上几年换电池组要几万块;四是性能不太稳定有易燃可能;五国产车企专业的都是四五流能力与技术,这些新车企敢说产品安全可靠吗。所以老百姓咱就不要怕技术不先进稳定就好。当年我的标致307发动机很普通没有新技术,但用了八年跑了二十万公里,没进过修理厂。
你好,针对纯电动家用mpv或者电轿来说并不是发展部起来,首先现在的技术只是开始初创和试验阶段,广告和官网上标注着车的续航里程300—500,其实根本达不到,因为电池的使用是根据很多原因来决定它能续航多少公里,并不是他们车商做的广告那么完美,最简单的例子就是电动汽车在很冷的城市电池的续航和电力根本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有的城市连100公里都达不到,电动汽车现在的技术只是针对城市比较温和,对电池的损害很小的情况下才能达到150—200这个情况,和厂商说的续航400—500的里程,根本就是相差太大了。其次就是现在的厂商只是看到国家对电动汽车这方面给予了大量的扶持,一些厂商就钻了这个空子,领取国家的扶持,根本没有真正的领会国家对电动汽车,和环保这方面的真正的领会。最后友情的提示各位购买电动汽车的朋友,选择电动汽车的时候要根据个人的情况来选购。对于电动汽车这行来说以后肯定是能发展起来的,只是时间的问题,希望各大造车厂商精益求精,研发出续航里程更远,和安全系数更高的电动汽车。中国加油,科技加油。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mpv新能源车销售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mpv新能源车销售量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