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东风新能源车太晚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东风新能源车太晚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神舟十四号在轨多少天了?
神舟十四号乘组在轨时间:183天。北京时间2022年12月4日20时09分,随着三名航天员安全着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顺利结束,飞行乘组在轨182.39天。
为何感觉日韩汽车一夜间跌落神坛?
我也希望日韩汽车跌落,中国汽车崛起,就好像当年的白色家电一样,国人根本不需要了解外国品牌,国产的足够贴心足够优秀。
但事与愿违,目前最强汽车商仍是丰田大众和现代,虽然最近销量下滑,但仍是主流。
而国产车特别是新能源车主要还是借政策的东风销量才起来的,比如说限牌、营运车都是新能源车,而老百姓真正愿意购买新能源车目前还是初级阶段,甚至很多人根本不屑新能源。
所以要达到白色家电那种程度,我们的车商必须加倍投入研发出更加贴近老百姓的产品,让老百姓用的安心省心。
品牌间的竞争是动态的,以前日韩品牌在中国那是信心,是面子。因为国产车那个时候设计跟不上,做工差,质量也不是很好。所以,大家看中日韩的相对经济,质量稳定。现在国产车,不管是油车,还是电动车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无论颜值(设计),还是在做工质量,还是在核心技术(三电技术),都是可圈可点的。自然而然地,日韩车就没那么绚丽了。目前中国车企走过的路像极了三十年前中国家电的发展之路。
曾经在中国秒天秒地的日韩汽车一方面是因为当时买车的国人大部分都崇洋***,另一方面是因为大部分华系品牌的确是恨铁不成钢,只顾赚快钱不注重研发,车辆质量和技术的确不咋地;现如今新一代的汽车消费主力很多没有崇洋***情节,另一方面是华系品牌质量和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好,所以选择华系品牌占比上升了,自然轮到日韩下降了。
有12吋黑白电视📺之初,众生激动的小板凳和垫脚***,发展到现在平板大屏也少有开机,众生富足成熟了,逐渐从韭菜成长为灌木乔木,日韩车对华市场区别于本国欧美市场,也暴露在阳光下,自然而然,逐渐成熟的众生心明眼亮,理智的捂住了钱包[捂脸]
我认为日系车跌落神坛和点错科技树关系真的很大,日系从很早布局新能源,只可惜压宝了氢能源,但是全球电动的趋势下,日系的市场被电动蚕食了,日系丢掉的份额都在电车上,日系后自后觉已经晚了。
在1992年,丰田就投入到研发氢燃料车型的队伍当中,在2014年就推出了第一代的Mirai,现如今已经发展到第二代产品,亮相于去年的进博会上。第二代的丰田Mirai基于TNGA架构下的GA-L后驱平台打造,与丰田皇冠属于同一平台。动力方面,丰田Mirai搭载了一套最大功率为114千瓦,最大扭矩为335牛米的氢燃料混动系统,续航里程方面,JC08模式下可达650公里左右,NEDC模式下可达550公里左右,最快仅需3分钟即可加满氢气。
本田从1996年开始就对氢燃料电池进行研究,Clarity则在2015年进行量产,不过交付到消费者手中则是2017年,是本田首款量产氢燃料电池车型。该车和目前大部分的燃油车一样,将燃料电池和电动机集成在发动机舱里,储能电池组和氢气罐分别放置在车底和座椅下方,减少了对乘员空间的侵占,这样的设计也符合本田的“MM理念”,本田Clarity搭载了一套最大功率为130千瓦,最大扭矩为300牛米的的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与丰田Mirai一致,把氢气罐加满仅需3分钟。续航里程方面,日本的JC08标准下的续航里程可达750公里,美国的EPA标准下的续航里程可达589公里。
可是中美两个大国怎么可能让日本拿到汽车的话语权呢?所以中美一同发展电动车,在全球电动的领域,日系掉了队,专利技术基本掌握在中美手里,在全球禁售燃油车的时代背景下,日系车早就没有了他该有的地位,未来看中美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东风新能源车太晚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东风新能源车太晚了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