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增程式新能源车合资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增程式新能源车合资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如果比亚迪DM-i混动改为增程式电动车,会比DM-i更好吗?
- 合资新能源车能不能上绿色牌照呢?
- 华为智选赛力斯sf5是合资车吗?
- 理想智造ONE这款车怎么样?
- 吉利博瑞GE的混动技术和“两田”的混动还有多少差距?吉利的混动是否值得入手?
如果比亚迪DM-i混动改为增程式电动车,会比DM-i更好吗?
不会,简单来说增程式原理架构是插电式的一个子集。插电式混动不管是dmp还是dmi都能轻松实现增程式的功能特点,尤其是dmi,而且dm架构扩展性秒增程式的好几条街。
谢邀·DM-i如果改成增程式成本只会更低
以ECVT架构打造的比亚迪秦PLUS的运行模式用哪种好?这个问题始终都有争议。因为有些观点认为像理想ONE一样用纯增程的体验会更好,这个说法不能说是错,但不见得适合秦宋等快销车。
原因很简单,想要兼顾动力和纯电续航,需要的是更大功率的驱动电机;高功率电机的成本一点都不比高标准内燃机低,即便不用变速箱也还有减速器的成本,增程汽车想要获得充沛的动力又要完全依靠电机,这就需要秦PLUS使用成本更高的电机。而电机的功率上去了之后,随即带来的自然是动力的提升,这会带来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
燃油车的大排量涡轮增压车不见得比小排量费油,有些2.0T的中型车比1.5T的紧凑级车还省油;但这只是测试值,在实际用车过程中都会略高一些。原因不是大扭矩无法有效控制转速来实现节油,而是高性能必然会改变司机的驾驶习惯,驾驶高性能车总会剽悍一些。那么如果秦PLUS用高功率电机实现了高性能,它需要多大容量的电池组才能让用户真正感觉到电耗低呢?
这是个看似没有道理到实际必须考虑的问题,DM-i的定位低于DM-p,这是没跑的;DM-i主攻的就是低能耗,用了高功率电机必然会因养成的驾驶习惯造成耗电量的提升,NEDC·120km的版本很难跑出标定成绩。其次在长途驾驶的增程过程中,结果也会因电耗偏高而出现耗油量加大的问题。
这会改变DM-i的“人设”,在能耗方面与DM-p没有足够大的差距如何吸引消费者?过高的成本无法让价格足够低,如何实现对合资品牌燃油汽车的降维打击?这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电驱部分不变、单纯使用增程技术,划不来!
ECVT集成了驱动电机和减速器,同时集成了发电机,这都是增程汽车需要的核心总成;高度集成可以有效控制制造成本,拆分开来其实就是DM-p去掉变速器,成本的下降空间会很有限。
合资新能源车能不能上绿色牌照呢?
你好,你这个问题问的太泛了。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叫做新能源车。这个概念在中国和国外所涵盖的范围是不同的。比如在中国,根据发改委的文件显示,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插电混动汽车、增程式纯电动汽车属于新能源汽车,而在国外属于新能源汽车的轻混车型,我们国家并没有将其纳入新能源汽车范围,比如雅阁锐混动、卡罗拉双擎、雷凌双擎等。
第二,地方对上绿牌新能源汽车也是有限制的。比如北京,插电混动汽车虽然属于新能源汽车,但是北京地方并没有将其纳入上绿牌的范围,也就是说,你在北京买合资自主插电混动车型,都没有地方补贴和专属绿牌。
搞清楚这两个问题,我们再来看题主的问题。
目前国内的合资新能源车包括了插电混动车型和纯电动车型。其中的插电混动车型,比如广汽三菱-祺智EV、凯迪拉克CT6混动、宝马530Le,在除北京外其他城市都能上新能源绿牌。而纯电动汽车,比如特斯拉所有车型、宝马i3、轩逸EV等,全国都能上新能源绿牌。
综上所述,如果是纯电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以及增程式纯电汽车在全国都能上绿牌;如果是插电混动汽车,则在北京不能上绿牌,其他城市都可以。
希望能帮到你。更多汽车相关信息,请关注“汽车图志”头条号。
华为智选赛力斯***5是合资车吗?
赛力斯(SERES)这个品牌也是很多消费者比较陌生的,赛力斯是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如果您对重庆小康集团也很陌生,那么它和东风汽车合资生产的东风小康您一定有所耳闻。而赛力斯华为智选***5是赛力斯与华为深度合作,共同推出的量产增程电动车,定位于“高性能电驱轿跑suv”。
理想智造ONE这款车怎么样?
理想ONE定位为中大型SUV,长宽高分别为5020/1960/1760mm,轴距达到2935mm,整个尺寸与宝马X5等主流中大型SUV很接近。车展上,理想ONE公布售价,补贴后全国统一零售价32.8万元。
理想ONE↓
理想ONE***用与其它造车新势力不同的增程式混合动力设计,其综合总功率为326马力,最大输出功率达到530牛·米,0-100km/h加速时间为6.5秒。增程式混合动力设计优势是摆脱里程焦虑,但系统工作效率对车企技术要求更高,这也是较少车企***用该种动力系统的原因。
唉,不去看車參數就胡亂評論的專家太多了,他的車用了增程發電機技術,目前官方測試綜合使用是800[_a***_]左右,如果按照之前等速續航國內吹牛標準可以達到1000公里,沒毛病。我訂了這車,只是我看了蔚來自燃了,電池是一樣的,所以目前也在觀望。
其实说实话,在没看过上海车展以前我觉得理想ONE这款车的前期宣传还不错,甚至官方称它的续航里程最高达到了1000公里。但是在我看过车展以后,我就觉得这车其实也没什么,因为我看到SERES ***5同样拥有基于纯电的增程产品,配以高效能增程系统,可实现150KM+R的里程无忧,有效的解决了里程忧虑,完全不惧理想的PK。另外,SERES ***5搭载的AliOS 2.0操控系统,还具备AI自我深度学习、一键快捷支付、AR智能导航系统等功能,最重要的是AR智能导航系统会给人一种更立体和真实的影像,可以实时显示全方位信息,这下不容易迷路了,哈哈哈!
打响了国产车真正弯道超车第一枪。
之前国家补贴了几千亿在电动汽车,大部分车企燃油车改一改混补贴,扶不起的阿斗。
这款车真正意义上全面超越外国品牌合资车,各项数据不输于宝马,奔驰,奥迪等豪华车。完全避免了电动车各种缺点。续航里程、充电速度慢、高速缩水。冬天缩水,汽车贬值快等各种问题。
国产车为什么比不上合资车?因为三大件远远落后。嗯发动机,变速箱,底盘一个都搞不定。增程式电动车首先避免了发动机的大坑,其次省去了变速箱。最后设计专用车用底盘。三
大件已经去除了两点五大件,这个还打不过合资车,国内车企都可以去死啦。
增程式电动车。技术方案简洁明了。国内车企技术都可以达的到。技术指标能耗等占据优势吊打燃油车。也不用再去大规模建充电桩,多方便。嗯。唯一缺点是高速油耗偏高等同燃油车。啊但实际使用过程中,80%都是市内车程。纯电续航150km。完全满足相当于80%的里程都是零油耗。s这样综合算下来。能耗比混动车都要低。
就算烧油发电。理想one中大型SUV车长超过五米。车重2.3吨。市内油耗才6.4升百公里。仍然吊打传统燃油车。
理想one刚发布不久。丰田就全面开放了将近3万项混动技术专利。完全免费,甚至可以为别的厂家提供技术指导,为什么?因为增程式这么简洁高效的方案。一定要弯道超车了。丰田这么牛逼的车企都怕了。你想玩定位高端。33万的车。走量怕是有难度。个人估计啊一年。三四万辆的销量。希望护士在推出一款紧凑型或者a+级别的增程式轿车。定价在20万以内。
今年最新装车的电池组能量密度160wh/kg。目前的三元锂电池价格大约在1100元/kwh。电耗比较低的suv大约15kwh/百公里。
这样就能粗略计算一下了。
纯电续航1000公里的车最少需要150kwh的电池。
150kwh的电池组重量大约1000公斤。
150kwh的电池光电芯就需要16万5的成本。不算电池组的管理、散热模块等。
所以暂时还不会有这种1000公里续航,25万的电动汽车。一方面电池组太重,另一方面还有成本太高,这个价做不到。
吉利博瑞GE的混动技术和“两田”的混动还有多少差距?吉利的混动是否值得入手?
汽车的混动技术本来就是一个过渡。上期的答案中,我已经讲过这件事情。如果说是涡轮增压发动机,是自然吸气发动机的升级换代。那么所谓的混动就是一个怪胎。不但让消费者购买汽车的价格高了不少。而且由于混动技术的使用,造成了汽油发动机技术的停滞不前。所谓的混动并不是指纯电驱动汽车行进。而是在起步阶段或者是特定阶段的时候,使用充电一起来驱动车辆前进。并且纯电驱动汽车前进的时候以及时间,而且续航还是特别的短暂。如果是,比方说现在的增程式新能源汽车,***用一台小功率的汽油发动机,不间断的给电池充电,像这样的也可以。但是现在的混动恰恰相反,并没有给汽油发动机带来有效的技术革新,仅仅就是为了迎合所谓的环保和节能的一些偏门的需求。想当年宝马的直六发动机,日产的qe系列发动机,本田的全球梦发动机,丰田的v型六缸发动机,都是多么的经典。由于混动的使用,造成汽油机的排量减小且现在的技术降低技术要求,都可以满足混动的需求。更可笑的比方说,沃尔沃的混动技术,就是用了一台低功率版本的2.0t发动机,再加上电驱动。宝马的530l1那一款发动机也是***用了一台四缸的2:07发动机低功率版本的,加上混动,就居然卖到了55万大洋。国内陆续的一些主要生产厂家,比亚迪吉利也开始陆续推出混动各种混动的版本。其中使用的技术真的不敢恭维。迎合了市场而不去潜心研究发动机或者是新能源汽车的一些关键性技术。又造成了一些***的浪费投资的浪费,并且又继续跟在了日本和德国的技术之后。又失去了创新的机会。真是可惜。所以在这里我建议大家如果说对自然吸气发动机有情怀的话,还是尽量能够选择2.53.0这样的自然吸气发动机,虽然说它的油耗和功率不如2.0t发动机的账面数据好看,但是真的是非常耐用,而且技术是非常非常成熟和稳定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发展到今天时间也并不长,已经经历了四代的技术革新,但是涡轮增压发动机,虽然账面数据好看,但是仍然不是特别的完美。比如说是城市道路堵车,比如说是坡道起步,比如说是无人机的散热,比如说是维护保养的成本等等,各方面都不如自然吸气,发动机的优点。但是t结尾的发动机的各种型号横行的当今,主要主流发动机的1.5t1.8t2.0t3.0t发动机都是可以的。而且现在的价格尤其是国产车,性价比真的是超过了合资车和进口车。所以最后我建议大家买就买纯汽油发动机,不建议去买混动。
说到GE,除非你需要绿牌,否则不推荐phev的版本,轻混版用的ibsg的起发电一体机,就是奥迪a8上面那一套,cma的平台,1.5t沃尔沃Drive—e的发动机,就是领克上面那一套,技术和日系合资车没有什么差距了,反而车机多媒体方面,还要更胜一筹,但是国产车的耐用性和后期的故障率表现肯定没有日系车好,这是一定的,买车时也要考虑清楚,希望帮到你。
所有的混动技术都是国家政策下节能减排的产物!
个人不喜欢混动,或者说纯电动!充电的便利性,电池的耐用性,电路的老化等!
吉利的混动水平自然是不如两田,毕竟双方在新能源领域的耕耘时间差了不少!但是吉利的电动车水平够用!就行了!新能源汽车很适用于限牌限号的城市!如果不是在这些城市工作生活,不建议!
可能多年之后大家的新能源汽车水平更上一层楼之后大家再考虑也不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增程式新能源车合资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增程式新能源车合资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