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cs新能源车指数下跌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cs新能源车指数下跌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雪铁龙国内如履薄冰,年销量不足十万辆,能熬过市场寒冬吗?
从不一样的角度来看,所以我打开了boss直聘看了下他们家的人员招收制度,顿时明白了大半,为什么雪铁龙在国内混不好了。
其次,卡人的标准永远是,流利的英语口语听说读写能力。我说雪大哥,你们是准备把法国车卖给中国的美国人吗?你卡一个英文水平,有意思否?你是在招翻译卖车啊?!
小编个人观点,不喜来喷。
雪铁龙汽车在过去的一年中战绩不俗,年销量超过了十万台;但在2019年的“小冰河期”,雪铁龙可能很难熬。
2018年雪铁龙汽车共计销售113867台,虽然排名仅在39位但对于这一品牌而言已经应该感恩了;量产车的性价比如何一目了然,雪铁龙是否能够挨过这次车市寒冬可以大致看一看几台量产车的特点。
1、雪铁龙爱丽舍指导价8.38-12.58万,紧凑级尺寸、1.6L发动机,变速箱有5MT和6AT;定位属于入门级,级别与捷达、桑塔纳、科沃兹相同但价格高出不少,重点是除了旗舰款以外其他版本都没有ESP。
2、雪铁龙C4L指导价13.49-18.29万,A+级尺寸,发动机有1.2T三缸和1.6T两个版本,其中消费级以三缸发动机为主;悬架结构为前麦弗逊、后扭力梁,配置仅有旗舰款才有头部气帘,这台车要面对的竞品车型有别克君威、迈锐宝XL、威朗、雅阁、蒙迪欧等,差距明显。
3、雪铁龙C3-XR新款指导价9.48-11.58万,A0级小型SUV,价格看似降低很多但动力和配置降级也很明显。低配用1.6L加五档手动没有车身稳定系统,高配自动版以1.6L和三缸1.2T为主;配置方面全系无天窗、皮织座椅、卤素大灯、手动空调,水平也还是入门级。
有一定销量且比较有代表性的三台雪铁龙汽车水平只是这样,无需与国产车对比,即使面对同价位的合资汽车也已经谈不到性价比。近几年的车市竞争可以用白热化形容,合资汽车与国产汽车抢占市场份额,合资车系中以德美日为主占据主导地位,在这种多方竞争中即使是一线合资品牌也在不断的在配置和技术方面升级,但在这一升级过程中法系车没有动作。
PSA为控制成本把扭力梁用到了极致,即使扭力梁可以***出不错的水平但是同样的技术团队去***独立悬架车辆的操控感会更好,雪铁龙的高价轿车面对的合资竞品多为世界知名车企,其技术团队至少不比PSA差。
动力方面久久不更新的1.6T和1.8T发动机高不成低不就,往上有一批2.0T的高功率性能机扭矩达到柴油机水平,往下有1.5T的性能机也不输PSA的1.6T,前者性能更强、后者油耗更低,居于中间位置的发动机确实会显得很尴尬;而且主力机型不进步,又推出了1.2T三缸发动机在消费级发力,殊不知国人对三缸发动机的态度和对单缸拖拉机差不多了。
配置方面无需多言还是对这块市场底线的测试,不过结果已经很清晰为什么还不提高呢?
偏执的雪铁龙仍拿合资品牌当做筹码应该是没有翻身的机会了,这一阶段的“小冰河期”对于冷门品牌会是极大的考验,雪铁龙首月销量5750台、次月销量3500台,2019年的销量可能会断崖式下跌。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雪铁龙————下一个铃木汽车!
先来看看雪铁龙在国内的才车型吧!
SUV产品有:C3-XR、云逸C4 AIRCROSS、天逸C5 AIRCROSS、C4 PICASSO、GRAND C4 PICASSO.
轿车产品有:爱丽舍、C4L、C4世嘉、C5、C6.
再来看看具体详情,一眼看过去,有你心动的车型吗?
先说说SUV车型吧,在国内销售的车型主要有C3-XR、云逸C4 AIRCROSS、天逸C5 AIRCROSS。C3-XR、云逸C4 AIRCROSS的车身尺寸(分别是4281x1748x1557;4270x1770x1655)在中国市场还只能是小型SUV市场,严格的讲雪铁龙的这几款车型都不算是SUV,而且价格区间为9.48~14.18万元,动力总成是1.2T,1.6T发动机加5速手动和6速自动变速器,注意这还是新款的配置。我们在看看这个价格区间的竞争对手都有那些车型:国产品牌中在这个价格区间的产品有:
SUV霸主哈弗H6,H6COUPE,H4,F7,F5,WEY VV5.
吉利汽车有博越、凌克01、凌克02.
长安汽车有CS55,CS75.
如果不是因为无数要钱不要良心的自媒体职业法黑,他们长期恶意造谣诋毁,从而蒙骗了喜欢人云亦云的人,标致雪铁龙的在国内一定会一直超火超旺的。
标致雪铁龙的安全性和性价比,是所有车系中最高的。
PSA是世界赛车冠军车,具有百年文化底蕴,在世界上一直大卖特卖,还连续多年增长。
PSA在世界上对标BBA,在欧洲与BBA同价位。
中国是PSA的大股东,东风标致雪铁龙获得国家汽车行业唯一全国质量奖等多项大奖。
谁是坏良心的职业法黑,谁多行不义必自毙!
我常回答问题,说的都是实事求是的真实实话对人有益的话(都可以查证),是做利人利己的善事,谁也无权干涉!
按市场来看是基本要倒闭,车型不和中国胃口,营销能力差,雪铁龙4S店售后一塌糊涂修车没有人,问题是它是神龙公司的,神龙公司武汉龙头企业也算国企吧,这个关系存在就不会倒闭。
长安汽车销量连续3个月大跌,真的只是机油增多问题,为什么?
本人在[_a***_]汽车行业工作,有一次与一汽车配套厂的人员交流,今年上半年重庆汽车的整体市场情况不容乐观,特别是销量上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其中包括长安、长安福特、长安铃木、东风小康、北汽银翔等等,其中长安面临的问题最大。为此我查了一下汽车品牌销量榜,重庆本地品牌的汽车销量确实下滑。
从汽车销量上来看,长安今年开了个好头,1月份销量第5,但很快二月份就下降到第8,四月份更是落到第10,五月份更是跌出了前十,排名11位。
长安旗下的其它品牌更是悲惨,长安福特已经跌出前20名,而长安铃木的合资方铃木也宣布退出中国市场,长安铃木由长安接手,之后命运如何,无从知晓。
长安的销量下滑是多方面的原因。其中肯定有机油增多的影响,长安对此事的处理态度真是让消费者感到愤怒。也许是因为长安背靠大树好乘凉,长安对机油增多***处理的轻描淡写和糊弄的态度,让长安前期积累的口碑受到了影响,销量下滑也是再所难免。相对于CRV的方案和承诺,长安仅仅是简单的召回刷ECU升级,这种态度怎么能让消费者满意,口碑不好自然销量下降。
还有就是长安新车型的布局,因为我身处的行业关系,长安在换帅后一直处于半封闭状态,以往对外的交流合作非常对,现在大多处于“闭门造车”的状态,说句不好听的,看到一汽自住品牌的惨状,真是不知道长安换帅是福是祸,不走一汽考虑就好。长安SUV布局已经完成,轿车布局向新能源发展,但之间没有新车型出现的长安,销量下滑是肯定的,长安把希望寄托于新能源汽车而忽略对传统汽车的市场份额,究竟会不会成为其战略上的败笔,市场自然会高速我们答案。
如果你对我的回答有兴趣,请关注我的头条号“深蓝月华!”
长安汽车近期销量走低,原因有机油增多的负面影响、不过更多的原因还是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以及品牌形象本身的原因。
如果是说机油门影响了销量,集中爆发车型的长安CS75最新统计数据月销还有9212台,这个成绩依然还算第一阵营。终端让利幅度加大也还是有很多胆肥的消费者,现有的25万问题车还是没有彻底解决,这种情况是不健康的。
但是数据已经说明机油门有影响但是绝对没有想象中的这么严重,问题还是出在产品布局和核心竞争力。长安逆向三菱和铃木技术打造的蓝芯动力,目前主推的还是1.5T发动机,新上市的睿骋CC以一台B级车的定位用了这么台小排量的发动机,定位明显有偏差,同级竞品已经是1.8T起步。
在小排量购置税已经取消的现在,对于消费者来说是选择差异极小的节油能力还是选择动力,这点已经有明显的倾向。
其次长安旗下的合资品牌也基本都是萎靡不振,长安铃木分家是板上钉钉的事,长安马自达虽然吹嘘的很夸张然而销量也是不尽人意,而长安福特的存在感已经低到谷底。
作为销量支撑的长安微车也退居二三线,轿车和SUV价格不低、品质一般、颜值也落后了主流设计风格一代,以逸动、cs系列为首,这些车已经没有核心竞争力。作为国企的长安不思进取的态度似乎没有比红旗好哪去,然而红旗都已经开始发力,长安落后很多了。如果再经过一个冬天机油门二次爆发的话,长安很有可能一蹶不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cs新能源车指数下跌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cs新能源车指数下跌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