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国内研制新能源车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国内研制新能源车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要出新的新能源汽车了吗?
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是现在的大热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更是持续攀高,各大新能源车企也是在不断发布新车。
今年上半年,我们就迎来了大众ID.4 CROZZ、特斯拉Model Y以及MARVEL R等新能源新车,下半年还将有许多不错的新能源新车问世。
其中,比亚迪海豚、宝骏KiWi EV、小鹏P5这三款自主品牌新能源新车就备受关注。
新能源汽车代工厂有哪些?
目前共有17家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它们分别是北汽新能源、长江汽车、前途汽车、奇瑞新能源、江苏敏安、万向集团、江铃新能源、重庆金康、国能新能源、云度新能源、知豆、速达、合众、陆地方舟、江淮-大众、康迪和国新。
现在很多造车新势力,并没有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资质,主要通过以下的方式解决新能源汽车的生产问题:
代工生产
蔚来选择了江淮代工,电咖选择了东南代工,小鹏选择了海马代工,新特选择了一汽代工等;
收购有生产资质的生产企业
电咖收购了西虎、车和家收购了力帆等
自己建厂
爱驰亿维、小鹏汽车、蔚来和电咖(天际)等都在筹划建厂,并进行资质申请。
未来十年谁会是新能源汽车的龙头?
小编觉得,未来十年新能源汽车的龙头将会是特斯拉
汽车产业的迭代速度并不快,同时车商发布一辆新车需要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所以目前市场上的新能源车看似并不多,但其实,很多厂商都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默默发力。
特斯拉
随着美国市场Model3逐渐开始交货,特斯拉在民用电动车领域终于又往前踏进了一步。而特斯拉在电动汽车领域已经沉淀了10多年了,自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技术是特斯拉最大的竞争优势。电池方面,特斯拉是市面上唯一一家使用18650 型三元锂离子电池的电动汽车公司,就电池层面,特斯拉的电池技术还是远远领先于其他厂商,同时通过建设超级电池工厂,特斯拉在电池的优势将进一步扩大。特斯拉的电机和车身设计也都属于全球顶尖水准,而最后小编觉得特斯拉尤为出众的是其自动驾驶的技术,其实新能源车未来势必会和自动驾驶技术相结合,而目前特斯拉仍然在迭代自动驾驶技术,而技术本身是最为成熟的自动驾驶技术。
传统厂商
随着小鹏汽车,蔚来汽车等新能源厂商的诞生,我们不禁再问,我们所熟知的传统汽车厂商究竟在干嘛呢,答案是,他们在默默的发力。小编一直认为整车制造不是一朝一夕的过程,传统厂商在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积累也比我们想象中的多,奥迪的e-torn,宝马的i系列,奔驰EQ,沃尔沃的40.2等都是目前电动车领域的尖端产品。
小编并不看好互联网企业制造新能源车,因为整车制造的工艺需要相当长时间的沉淀,就连特斯拉也不是一朝一夕造出来的,而传统车企在新能源车的技术沉淀也比我们想象中的多,未来新能源汽车的龙头仍然会是这两类玩家。
前来抢答,观点如下:
1、趋势上,新能源汽车乃过渡性产品,未来汽车变革的热门在车载系统和围绕车载系统的生态。比如特斯拉的Version、百度apollo,苹果和谷歌的研发重点也在此。
好比IOS承载的系统是iphone的灵魂,而非苹果上的一块电池。
因而,未来10年不会有新能源汽车的疑惑,只会有谁是新能源智能汽车龙头的疑问?
2、新能源汽车在经营效果也并不理想,毛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都不高。比如下图为比亚迪历年(按每半年数据设置)的毛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年度毛利20%,净资产收益率12%(还有补贴)。新能源汽车如此的经营能力无法经受智能汽车冲击的。
最简单的逻辑,车载系统所带来的是极高的用户体验和极低的边际成本,是电池和整车生产无法比拟的。
3、未来10年,汽车领域无论能源还是系统,都将有极大的革新。如果目光定在国内几家如比亚迪,宇通、北汽这样的企业,风险较大。 个人对这类企业的前景感觉比较悲观,相反,BAT、华为(建议关注BAH联手的新能源智能汽车)以及蔚来等注重软硬件整体发展的企业会有意想不到的崛起机会,成为国内龙头。 国外企业中,tesla、***l、gool或许会是国际上的龙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国内研制新能源车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国内研制新能源车企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