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合资新能源车哪个好些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合资新能源车哪个好些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合资纯电suv排行榜前十名?
1.ModelY
ModelY是特斯拉推出的第五款车型,定位为中型新能源SUV,车辆造型基本和谐Model差不多,但只是对比Model3.加膨胀。大多数购买特斯拉的人都在为自动驾驶和品牌效应而战。我相信他们购买特斯拉。ModelY毕竟,特斯拉前卫技术也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求,即整体定价ModelY真的不算低。
2.唐新能源
新的比亚迪唐电动车来说并不夸张,对于新一代唐新能源来说,底盘质量.转向精度不是很重要,只要人在车里,足够的电,它纯粹是一个粗糙的加速工具,只关心速度感就足够了。
3.元新能源
比亚迪元EV它可以作为这个级别的基准存在,每个地方都是循规蹈矩的,但这款车最大的缺点是轴距短,所以元EV乘坐空间和空间的布局受到很大影响。另外,作为新能源汽车的身份,不难发现在很多工况下都会有一定的控制,所以比亚迪元EV更适合作为家庭第二辆车的角色存在。
新能源车好还是合资车好?
新能源车和合资车二者比较,各有优点各有缺点,新能源汽车是这几年经济发展的一个方向,也是全球对汽车行业的更新,随着越来越多的燃油的合资车品牌,占领全国百分之一半以上市场,价格低,节能省钱,越来越多人相信合资车的质量保证,但随着燃油物资的涨价,现在的国产新能源越来越多,如果有经济条件的,可以考虑上班族选择一辆新能源汽车,再者考虑买辆燃油合资车,方便外出旅行!是二全齐美的办法!
现在国产和合资的电动汽车已经非常优秀并且物美价廉,就算贾跃亭造出FF,谁会买?
其实问题不在谁造车,若车的性价比好又环保又智能,为什么不买?问题在于贾是个为实现个人想法而不择一切手段的卑鄙小人。他是如何坑金融机构,投资人的,如何坑他哥们儿孙老板的,让媳妇儿冲在前面对付江湖,自己在造车?问问钱哪儿来的?现逼得乐视现负责人去主管机构要求暂缓追债,虽心情可理解但行为有悖法律与社会准则。这些不都是因贾缘起的原罪吗?这种人造出的车谁敢买?
先抛开FF91这款汽车,单单说一下国产以及合资的电动汽车。我认同这些电动车的价廉,但是他们真的物美吗?评价一款电动车的优秀与否,主要的核心评价维度是看电池容量\续航里程……
先说一下电动车的续航以及电池容量。电动车续航=电池放电量/能耗,所以影响电动车续航里程的主要原因就是电池容量和能耗。电池的容量越大其续航里程自然越远。而就国内目前的国产新能源汽车和合资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基本维持在100-400公里范围内,电池容量基本维持在100Kwh左右,其相对应的价格也很低,确实能够满足中国部分注重价格的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国内新造车势力的车型参数)
但是,电动汽车在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充电基础设施问题,也就是是否有足够多的充电设施与这些电动车相匹配。燃油车有随处可见的中石油、中石化等等加油站作为强大的补给。而电动车则要受到充电桩限制,续航400公里从目前的充电桩基础设施的情况来看,小区域活动还似乎够用,但是跑不远,意味着当想要自驾长途旅行时,就要十分小心了。
***总造的电动车属于高档豪华无人驾驶电动车车,目前BBA在电动车方面还没有走多远,至于BYD什么的国产厂商造的电动车都是一些低端车型,而且目的就是为了骗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估计***总的FF91还是会有市场的,希望***总继续奋斗还是会成功的!
朗逸也出纯电版,续航不到300公里,为啥合资车里程都“弱鸡”?
朗逸纯电版只有一款车,续航里程只有278km。正应了北汽董事长徐和谊的那句话:“电动汽车300km的续航里程就足够用了,再长就没有意义了”!而目前大部分合资品牌的纯电动车,续航里程都是300km左右。
300km的续航,看起来也不短,市区内通行是足够用的。但是别忘了,这个只是理论续航,等速续航,实际使用中里程会缩水的。例如进入冬季后,电池活性降低,加上暖风也会吃掉一部分电量。续航里程缩短1/3到1/2都是正常的。电动车续航就像手机电池似得,理论上3000mah绝对够用的。但是主流电池容量都要在4000mah,甚至还有5500mah的电池。电池容量大一点绝对没毛病,续航时间长,续航里程也多一些,可以有效缓解里程焦虑症。就像配备大容量电池的手机一样,使用起来也更随意一些,充电宝充电器都不用携带,用起来方便、舒适性好。
因此纯电动汽车若想逐步取代燃油车,那么续航里程必须要提上去。这也是国产的纯电动车续航里程动辄400km以上的原因。以比亚迪为首的国产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在不断地提升,已经对燃油车造成一定的威胁。其目的是要“弯道超车”,争取在电动汽车上翻身。因此大家都埋头苦干想办法加大续航里程,当然不包括北汽。
而朗逸等一众合资车为什么续航里程低于国内同级别电动车?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出发点不一样。传统的燃油车厂家并不希望电动汽车取代燃油车,而事实也证了明目前电动车并不能完全取代燃油车。因此合资车生产重心仍然放在燃油车上,生产电动车只是为了赚取新能源积分而已。
在之前的新能源积分政策中可以看出来,只要续航里程过200km,就能获取3.2积分。0.012×278+0.8=4.13分,而修正后纯电动汽车积分上限为3.4分。大多数合资车型都是一两年前开发的车型,那时候满足200km的续航就可以获得3.2+的积分。而2019,年新能源补贴也所下降。
300km续航与400km续航的补贴都是1.8w,而不同续航里程车辆之间的差异就是电池容量的大小。
而电池容量的差异,带来的是[_a***_]的差异。
38kwh的电池组与56kwh的电池组相差18kwh,目前锂电池在1500元/kwh左右,那么两辆车电池差价就近3w,成本增加也是合资车要考虑的因素。
合资车企并不重视电动汽车,在双击分的逼迫下不得不发展电动汽车,这种情况下生产的电动汽车也只是政策产物。虽然电动汽车技术含量不高,但是一辆车从研发到上市发仍然需要一定周期的。合资车在电动汽车的研发上已经慢了一拍!而国产车企早就憋着一口气想要搞电动车来超车,无论是技术研发、还是制造经验都走在合资车之前,例如比亚迪,混动汽车不作评论,就单单的纯电动汽车绝对是有能力与合资车对标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合资新能源车哪个好些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合资新能源车哪个好些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