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新能源汽车 车企 转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新能源汽车 车企 转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推出新能源车型可以挽救部分没落的车企吗?
没落的车企,不可能因为一个新能源汽车的转型而变得复活,就像一个人得了绝症,只有慢慢的逝去,最终只是时间问题。
很多人会问,为什么我会这么说?
一、一个车企因为市场的风向去改变自身的发展方向无可厚非,但我感觉当车企这个时候发觉要改变,是不是很晚了呢?
二、其实新能源汽车的定位,研发早在十几年前,有部分车企已经开始与各大院校、科研机构开发研究,到现在就有了改变的资本和积淀。
三、如果所有车企都在搞一项技术性的研发和制造,那么就像蛋糕没怎么增大的时候,吃蛋糕的人多了,该被饿死的会更快的被饿死,盲目趋势性害死人的。
四、新能源汽车现有的市场需求量,从现有阶段的供需指数来看,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临界点,很浅闲的道理,不是所有人都要开新能源汽车,需求量是一定的。如果还有车企继续研发,现有已生产新能源车企加大投产力度可想而知,平衡马上就被打破。
五、新能源汽车只是近些年才被市场慢慢的了解和认可,所有车辆都没有到维修和更换主要配件的高峰期,只有到那时才能真正检验是否被消费者或者说市场认可的状态。
六、综合上述,只是想阐述我的一个观点,尤其在中国市场上经常出现的疯狂状况,这个项目好了,“全民”全都上的疯狂场面 ,最后的结果是大部分是陪玩状态,输着、哭着、累着。
据我了解现在还有很多企业在进行***整合,资本运作想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大干一场,不知该说些什么,别做陪跑着。以上观点均代表我自身从业经多年,结合现有市场状况做出的个人分析,有不妥之处请阅者多多批评指正。
从长远来看,肯定是可以的,毕竟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必然趋势。
但是从目前来说,汽车研发新技术成本较高,导致其销售价格走高,短期内对汽车企业不利,因此需要车企找准市场定位,步步为营,才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首先,拯救谈不上,这是一条崛起的道路是肯定的。
不管在燃油车,还是新能源汽车最终比拼的还是核心技术,竞争力。
没落的燃油车品牌,如果通过这次能源革命,不管是重组,还是技术突破,都能够有机会做到逆袭。
因为目前做新能源汽车的很多品牌走代工路线,代工不是长久之计,不代工,又面临生产资质难以拿到的问题,所以,在最近的一段时间里,通过新能源新品牌与没落燃油车品牌合并,满足国家要求,会是一个趋势,比方说最近的夏利并购。
很有可能因为并购导致夏利,再次崛起,我们不能排除这些可能。最近频繁的并购,合资,就是为了从没落的燃油体系,突破出来找到重生的新路径。
一、汽车行业不景气,产能全面过剩,燃油车基本到顶了;新能源车目前是风口,前景比较乐观;布局新能源车事行业相对来说比较可行。
二、目前新能源汽车处于卡位阶段,谁能建立品牌、产品、技术的领先优势,将为后续发展奠定较好基础。
三、目前几乎所有车企对新能源汽车都蜂拥而上,但很多是跟风。自身没技术积累、缺乏研发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堪忧。
四、行业进入整合淘汰阶段,绝大部分汽车品牌都会挂掉。笔者个人觉得,未来中国汽车品牌能剩个7/8家就不错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新能源汽车 车企 转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新能源汽车 车企 转型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