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新能源罕见车有哪些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新能源罕见车有哪些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纯电动新能源车大部分是suv,国产纯电动轿车很少见?
2. SUV操控本来就就差,不需要太多底盘***功力,国内厂商本来就不擅长调底盘
3. SUV油耗高,对发动机技术要求高,用电池避免了油耗的讨论。
近几年国内suv非常火热,国内外的各大车企都纷纷投入suv市场,造成燃油版的suv车型非常多,但是由于趋势的转变,新能源电动汽车开始推行。suv的需求量还是大于轿车,一方面是为了让消费者能重拾燃油车型的情怀,另一方面也是不想再花费太大的精力在新车型上,所以大部分的车企把旗下主流的车型以“油改电”的方式,改成新能源汽车,这也就造成了新能源电动suv比轿车多的局面。
除了“油改电”的suv比轿车多之外,还有其他的因素也能***suv增长,在燃油版车型中,大部分人会选择轿车,因为轿车比suv来得省油。不过对于新能源电动汽车而言,没有了这样的顾虑,在同一续航里程的情况下,多数人会选择新能源电动suv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空间大
国人的消费观都是普遍一样的,想花最省得钱,买到最好的东西,这就是所谓的性价比,suv空间上会比轿车来得大,不管是乘坐和储物空间上,占有一定的优势。
2.通过性强
suv的底盘高度决定了通过性,大部分的suv最小的离地间隙有15cm,有的车型甚至会更高。在坑坑洼洼的道路上行驶,相比轿车而言,通过性比较强。
3.安全性更高
suv在发生碰撞时安全性高于轿车,由于车身较重,车身高度较高,伤害率能有效的降低。根据数据统计,suv的事故死亡率在0.000021%,而轿车的事故死亡率在0.000039%,概率相差了近一半,suv的安全性会更高一些。
总结
整体来说,新能源电动suv的车型会比轿车多一些,离不开消费者对suv的喜爱和需求。当然,现在新能源电动轿车的市场也慢慢在加大,相信国产新能源汽车在未来会是一番好景象。
主要是电动车电池布局的问题,SUV底盘高更容易布局电池,并且车厢内空间大,坐垫高度可以尽量高一些,改善电动轿车坐小板凳的尴尬。
另外就是处于商业的考虑,SUV车型的溢价相比于轿车高一些,同样20多万,买台电动SUV比电动轿车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
技术上相对容易,价格能定的高,在这种背景下,厂家开发电动SUV车型的积极性比轿车高的多。特别是造车新势力们,几乎都以SUV为首发车型,而且不约而同的都在以某汽油SUV为蓝本进行魔改。
这个很正常呀,你看看每月油车轿车的销量榜,TOP10几乎没有国产车型,可能除了吉利帝豪之外…自然而然,新能源车也不会太例外,毕竟除了发动机\三电系统,其实油车和电车在架构、底盘和外观内饰上,几乎没有太大差别,很多国产车车企,更是热衷一个车型同时搞出油车混动和纯电三个车款。反过来看,油车SUV销量TOP10国产车占据绝对优势,这个优势也就理所当然的顺延到了电车领域。
把智能带回家,广汽AION Y还有多少黑科技等你去发现?
随着时代不断地发展,汽车市场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数年前,道路上行驶的汽车几乎都是燃油汽车,且不分柴油车和汽油车,都是属于燃油车,几乎看不到新能源汽车的影子。随着科技发展、人们对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国家的支持,新能源汽车一步一步地走上世界的舞台,不少消费者在选择汽车的时候都会考虑新能源汽车,路上也多了许多形形***的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是未来的一个趋势,每一款新上市的新能源汽车带来的智能、科技和前卫的外观等,都比大部分燃油车吸引消费者。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一款新能源汽车—广汽AION Y。
广汽AION Y带来的配置是很精彩的,AION Y的Y代表的是young的字母,所以他的设计会更偏向于年轻化,外观有着很多的配色供消费者选择,例如天青色、夜莺黄等,如果追求个性的消费者还可以进行改装,根据自己的喜欢选择前铲、轮毂等配置,经过自己的选配可以拥有属于你自己独一无二的AION Y。前脸部位依旧***用封闭式前脸,比较有趣的是两侧天使之翼的LED大灯组,带来是视觉冲击是非常不错的。定位为紧凑型SUV的他有着4410mm的车身长度,不算很长,在线条的衬托下显得美感还是不错的。细长的尾灯里面是一颗颗LED光源,带来的点亮效果还是不错的,整个外观很符合现在消费者的审美观,比较前卫且有科技感。
内饰的设计风格比较简约,但是可玩性很高,进入内饰最吸引人的就是中控部位一块14.6英寸的液晶显示屏了,这块屏幕带来的智能感是很强的,可以通过语音控制完成大部分操作,并且还能识别车内驾驶员的状态,自主完成开启车窗、降低音量等操作。车内的空间也是不错的,前排座椅几乎可以平行放倒,再加装一块电影幕布,就可以拥有“***”了,试想一下在节***日的时候想来一场露营,这时候连帐篷都不需要带,在车内看着电影吃着美食,说不清的惬意。
AION Y的定价只是十万出头,在同价位汽车里,能有那么多智能化和科技感的配置几乎很少见。不得不说,新能源汽车带来的体验感比传统汽车带来的体验感强,广汽AION Y是一台十分不错的汽车,值得推荐。
总提新能源纯电动汽车,那么为什么很少听到太阳能纯电动汽车?
纯太阳能汽车确实很少见。这主要是太阳能本身过于分散,而太阳能板的发电效率又太低,所以很难造出有实用价值的太阳能汽车。
目前的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效率不超过20%,到达地面的太阳能[_a***_]最大时约为1000W/m²。这就是说每平方米太阳能板的功率不会超过200W。但在实际当中连200W也很难达到。
因为太阳能板对光照的要求非常苛刻,必须是以接近直射的角度才能产生足够的功率,否则输出要大打折扣。为充分利用阳光,除赤道以外的全球任何地方,太阳能板都要有一定倾角,纬度越高角度越大。但太阳能汽车由于无固定方位,电池板只能平铺,使输出难以达标。另外还不能有阴影投射在板面上。由于太阳能电池只有零点几伏电压,所以太阳能板都是用大量小电池串并而成。一旦有个别电池被阴影遮挡,就会由电池变成电阻,很可能导致整板没有输出。以前还曾发生过鸟粪落到电池板上,使被遮部分发热烧毁的情况。
所以对于太阳能车来说绿树成荫的街道和遮风挡雨的***,统统不适用。为满足充电要求只适合在荒漠道路上行驶,因为既使是效外公路上,不断掠过太阳能板的树影也將严重影响发电量,到目的地后还要找没有树木花草的开阔地停车,以利充电。
即便如此太阳能车的发电量仍非常有限。一辆轿车最多只能装5~7m²的电池板,最大功率约1~1.5KW,根本不够一辆车使用。按百公里15度电,既使在日照最好的五、六月份曝晒一天,最多不超过50公里。因为不能按日出日落的全部时间来算,要把一天内的日照折成有效日照时间,而华北地区年日均日照只有约3.9小时。
这也是目前很少有汽车配装太阳能板作***电源的原因。因为客户如感觉不到太阳能板的明显作用,必然导致投诉,特别是名牌车则有可能把多年积累的口碑毁在太阳能板上。
所以我对纯太阳能电动汽车的发展并不看好,最多只能在特殊条件下使用或把太阳能作为汽车电能的补充。
不过我倒比较看好太阳能轻型飞机,因光照条件有保证且有较大的翼展面积(图中的太阳能飞机翼展已越过了波音747),随着太阳能板效率的提高,太阳能飞机必然会在航空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以上是我的回答。
也有在做的,不过确实比较小众,后面我们再分析原因哈。
荷兰有一家公司,设计了一款太阳能汽车,名字还挺牛的,叫Lightyear One(光年1?),这车续航有700多公里,可以通过太阳的暴晒为汽车充电。按照官方说法,一小时可以充12里程的续航(我觉得这有点吹牛了),售价约合人民币110万。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关键是这个车看起来像个车。看看它的渲染图,还是挺炫酷的。
为什么说这个重要,因为之前一些太阳能汽车看起来都很“奇怪”,像Sono Motors的太阳能汽车Sino Extender,它的原型车是这个样子。
国内也有做的,汉能在16年就发布过一系列太阳能汽车。其中有一款长这样。
为啥这些太阳能电动车看起来都这么“个性”呢?这也是太阳能发展的技术瓶颈,效率问题。一平方的太阳能功率有1000瓦左右,转化效率理论三四十实际二十,一平方充电功率也就200瓦,所以在设计太阳能汽车的时候,就拼命的增加汽车的光照面积。
一辆车宽两米长五米,满打满算也就十平方米,总功率是两千瓦,一个小时两度电。电动车百公里耗电大概12度,如果是完美状态下,这辆太阳能车一天晒足8个小时,就可以给电动车增加60多公里续航。
但这是理论状态,实际算上各种损耗,太阳也不是咱家的,太阳能每天充的电很有限,加上太阳能模块带来的重量,这是要多消耗能量的,实用性到底如何就不好说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新能源罕见车有哪些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新能源罕见车有哪些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