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新能源车扩张消息提醒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新能源车扩张消息提醒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汽车行业再迎“巨震”,未来会迎来新能源车的***?国产将如何?
从业汽车行业十余年,感触颇深,借助“汽车概况”专业平台向大家絮叨絮叨汽车发展行情变化!汽车刚开始买那会儿是一直以轿车自居,大部分人也都钟爱轿车,合资车在中国的布局也大都是轿车,直到后来引进SUV,在合资车还没有意识到的时候,国产车率先研发中国人喜欢的SUV,到目前位置,SUV国产品牌市场和合资车市场可谓是平分秋色!在目前中国汽车技术条件下,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还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新能源背景和技术现况,国产车机会很大
新能源行业是一个新的行业,以前的汽车技术忽然重要,但今后的布局才是关键,能不能扭转乾坤车发展是大势所趋,国产车一定要把握住机会,虽然不可以以压倒性优势占优,但最起码可以平分秋色不是?
新能源车有技术壁垒,但这个是大家都共有的,并且中国企业新能源领域配套齐全,加上国家补贴政策,可以说新能源领域汽车大有可为~
技术实力才是打赢最后战役的关键
现在国产汽车已经在国内树立了品牌,但要想让品牌有优势,通过盲目的市场扩张是不可取的,必须加大对科研的投入,研发出中国人喜欢的汽车,技术实力过硬的汽车,这才是关键!
新能源领域一开始会是市场的竞争,但最后都会被技术实力所击败,国产车弱想长久占据市场,立于不败之地,国产车必须要发展技术~
“汽车概况”专业的平台只回答专业的汽车问题,欢迎咨询!
新能源汽车是发展去世,中国是全球气候和能源成员国,传统燃油汽车只是时间问题,新能源汽车走在前列的有美国,日本,中国。国家补贴政策也是根据发展趋势在制定对应的政策,根据续航车贴对应的款项,中国现在有蔚来,小鹏。以及主机厂几乎都涉及到新能源领域,有的市场买的还不错。现在的问题是续航,以及单位高密度聚能技术需要突破,充电技术也随之跟进,未来高速服务区都可能充电,还有就是充电时间问题。
3月26日,四部委(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财建〔2019〕138号,以下简称2019年补贴政策),明确了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方向和技术标准。电车汇提炼要点如下:
1、2019年补贴政策2019年3月26日起实施,2019年3月26日至2019年6月25日为过渡期。过渡期期间,符合2018年技术指标要求但不符合2019年技术指标要求的销售上牌车辆,按照2018年补贴政策对应标准的0.1倍补贴,符合2019年技术指标要求的销售上牌车辆按2018年对应标准的0.6倍补贴。过渡期期间销售上牌的燃料电池汽车按2018年对应标准的0.8倍补贴。燃料电池汽车和新能源公交车补贴政策另行公布。
2、从2019年开始,运营类车辆完成销售上牌后即预拨一部分资金,满足里程要求后可按程序申请清算。2年内运行不满足2万公里的不予补助,并在清算时扣回预拨资金。
3、从2019年起,符合公告要求但未达到2019年补贴技术条件的车型产品也纳入推荐车型目录。
4、过渡期后地方***不再对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公交车和燃料电池汽车除外)给予购置补贴,转为用于支持充电(加氢)基础设施“短板”建设和配套运营服务等方面。
5、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及技术要求如下:
国产新能源会有一席之地。外界的狼(美国特斯拉,日本氢燃料)大规模进入之前,还是可以借国家的扶持抓紧发展起来的。
乘用车领域,可满足市内家用,跨省市使用,则需要做好充电站的建设。
物流商用车领域,微面和海狮类车型尚可满足需求,依维柯之类的大轻客及轻卡车型,实际续航能力多在180-200km,平时基本可用,冬季则掉电快,加上空调暖风的使用,实际续航是雪上加霜,惨不忍睹。
当前电动汽车两大顽疾还未解决:①电池能量密度不够,要么少电量续航不足,要么大电量背一堆电池在跑,能量转化效率低。此外电池衰减、电表虚点指示不准也会超出你的想象②安全性不足,电动汽车自燃、制动不良、抛锚比燃油车更普遍。
但是,就像蒸汽机、燃油机终将代替马车一样,困难是暂时的,前途是光明的!
电池新能源,氢能源都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但目前技术尚不成熟,依然有许多瓶颈和难关需要攻克。而且未来新能源尤其是电池组的回收和污染问题必定需要技术成熟才可以批量推广,而且一旦电池造成污染,哪将是对千秋万代的毁灭,对未来的毁灭。这个技术突破至关重要,关乎民生。国家必定回提到战略高度的,新能源汽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于新能源汽车要客观,理性看待。
电动汽车面临双重打击,中国电动车何处何从,车企该如何应对?
电动汽车面临双重打击,这也是难免的,1续航时间短,2充电桩没有普及广泛,3电瓶寿命截旧快,4继后更换电瓶维护成本高。现在国家是推广环保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也要努力把技术把关好,让中国新能源汽车走出一片新天地。
谢谢邀请,作为实时关注电动汽车发展动向的汽车行业分析者并未看到电动汽车面临任何打击,这一所谓的“双重组合拳”指的是什么呢?
电动汽车的发展可谓一路顺风顺水,技术发展国产车企有充足的储备、普及推行有政策的扶持,可以说发展不仅没有打击而且有绝对理想的成长环境,到目前为止也不存在明显的阻力。
那么所谓的“双重打击”到底指什么呢?退补还是进口品牌进入中国市场?
电动及插电式混动汽车的补贴以及免税政策在早期确实是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在发展中后期可以说已经从优势成为劣势,在不同阶段需要针对性调整补贴政策。
发展初期需要的是合理控制[_a***_]成本以稳定终端售价体现竞争力,在补贴之下各家车企应该做的是以补贴的费用去搞技术研发,而事实却有相当多的企业把补贴视为“私有财产”导致技术迟迟不进步,仅有少部分车企在沉心技术研发。
两极化的发展导致了没有技术的车企越来越依靠补贴生存、有技术的车企带动了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从大方向看前者已经没有存在的价值,所以把补贴结构调整更倾向于后者才是加速行业发展的推动力。
2019年方案中提及的扶强扶优则是针对性调整,将量产车完全体现不出实力的车企补贴逐渐缩减,将缩减的部分与现有补贴标准组合给技术研发型企业。这一调整会加速电动汽车技术的进步,话说白了就是续航里程越来越长、动力蓄电池的研发制造成本越来越低、电动汽车后期不再依靠补贴也能够合理的控制利润,成为燃油动力汽车的替代车型并不在因限牌限号的被动选择而是依靠NVH的优势成为首选。
所以补贴的调整不仅不是打击,反而是推进金属发展的重拳。至于“双重打击”的第二重拳如果是指进口品牌特斯拉入华的话,有这种顾虑可以说对电动汽车技术和品牌结构一无所知。
特斯拉汽车入华被很多人视为国产汽车的噩梦,但作为汽车分析行业的从业人员可以说毫无影响,甚至反而是***国产电动汽车发展的优势。
电动汽车的核心在于三电系统,三电系统的核心在于电机和动力蓄电池,电机各大知名主机厂在海外内都有相当强的竞争力,国产电机覆盖各个领域可以说是世界领先,这点从高铁到汽车到船舶都有事实存在的依据。动力电池里中国有比亚迪、宁德、国轩、孚能等品牌,其中全球排名三甲有比亚迪、宁德也是全球十强,而特斯拉汽车使用的镍钴铝松下电池技术排名在比亚迪之后,这种电池更多用在手机和笔记本电脑,耐高温性能、抗撞击和穿刺能力是非常一般的。
不过核心不在于电池安全性、因很多意向车主并不认可技术,重点是特斯拉没有控制成本的能力;以model 3为例虽然官降后起售价只是40万多点,但这是短续航的删减版,选装合理的配置后落地也得50多万,工况续航还不破500km。而是国产汽车15万级已经突破500线,2019年会是中端20~30万之间普遍突破600、700线的一年,有特斯拉的短作为参照才能凸显国产电动汽车的“长”、有特斯拉的贵才能体现国产车的高性价比。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新能源车扩张消息提醒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新能源车扩张消息提醒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