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小的新能源车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小的新能源车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领克01的新能源车能买不,小问题多不多?
你说的是领克01PHEV还是01HEV?这两种车应该都算是新能源的。前者已经上市好长一段时间了,后者的话上个月刚刚在广州车展露面,所以小问题多不多我并不是很清楚,但是01PHEV的话我感觉质量是不错的。平时我比较关注车这方面的信息,也是各种看论坛或者是看报道,01PHEV这款车有时候也会有车主反映出现过一些不称心的事,但一台车老有小毛病或者有大毛病的情况是没有的,相对其他车来说是非常不错的了。如果你要是经常看这些的话会发现每款车都会有人反应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甚至有些大牌还有需要召回的致命伤,所以有问题不要紧,不影响使用就好,毕竟车它不会是完美的。
领克01-PEHV技术特点与产品力分析
领克汽车是吉利集团与沃尔沃合资打造的全新品牌,其产品特点为燃油动力汽车以来沃尔沃技术支持,混合动力汽车倚靠吉利汽车的P2.5架构平台。客观评价两者的技术水平都比较遗憾,沃尔沃被福特汽车以60亿美元收购,在短短的十年后十几亿甩锅足以说明其产品品质;吉利汽车在电驱技术领域算不上高水平,简单了解一下P2.5架构吧。
参考上图现实,电机的布局位置区分了多种架构,所谓的2.5指电机集成于变速箱内部。吉利研发的7挡湿式双离合变速箱有两台,第一台是匹配小功率发动机的燃油版,第二台是可承受最大扭矩仅仅为390N·m的混动版。变速箱的极限承受能力说明了这些混动汽车的性能,要知道优秀的2.0T内燃机已经有超400N·m的存在,混合动力汽车的峰值扭矩大多数超过400N·m,参考竞品的DM平台最高超900N·m,这是最大的技术差距。
吉利P2.5架构混动变速箱集成了一台60kw的小功率电机,该电机通过偶数轴输出动力;双离合变速箱由两组执行离合器分别控制两根输出轴,一根布局1/3/5/7挡,一根布局2/4/6挡。变速箱只匹配内燃机可保证两组离合器与齿轮组的磨损同步,而加入一台60kw的电机控制偶数轴之后,其磨损一致性还能够保证呢?其次永磁同步电机内部有永磁体,这种物件对于高温与碰撞很敏感,长时间的高温会导致永磁体消磁造成动力的下降,所以这台混动变速箱似乎并不台理想。
重点1:该变速箱是以匹配横置发动机的需求设计制造,也就是说装备这套混动系统的车只能是前轮驱动。领克01PHEV是一台指导价22.27~25.98的自主合资品牌SUV,同价位的SUV即使是日韩系车也多为四轮驱动,主流的德美系车与中系中高端车几乎没有两驱车,由此可见该车的性价比之低。
重点2:在电驱系统等级足够低之后,该车装备的内燃机是一台1.5T直列三缸增压机;如果能接受三缸发动机的怠速抖动感,以及加速时其他发动机有声浪而这台发动机是噪音的话,建议增加预算选择宝马1系的PEHV插电混动版,虽然价格略高但至少还是四驱,且纯电续航里程也要比领克01的51公里测试值多一些,品牌影响力当然也更高了。
该车车身尺寸为4512*1857*1689,轴距2734mm,尺寸等级仅为标准紧凑级。同级SUV可以参考比亚迪宋ProDM,该车车身尺寸为4650*1860*1700、轴距2712mm,驾乘空间要略大一些,不过重点并不是这些。这台车的指导价为16.98-21.98万,与领克01对比只需要挑出20万以下的中低配双擎版即可,结构特点参考下图。
双擎版包括一台1.5T四缸内燃机,并集成了最大功率25kw的BSG发电启动一体机,功能可实现行车中发电(增程驾驶模式),同时可利用BSG电机在双离合变速箱换挡时稳定发动机转速,也就是解决低速换挡顿挫的问题,这点是领克01做不到的。其次该车的驱动电机独立布局在P4位置,后桥有电机则能够实现纯电与增程模式用后轮驱动,HEV混动模式为四轮驱动,驾驶乐趣不是前驱车可比。且纯电测试里程为81公里,电芯提供终身质保。
总结:插电式混动汽车短期内还是比亚迪主导市场,吉利汽车只能依靠共享出行实现电动汽车一定程度的自产自消。领克汽车的两大技术背书车企,在技术方面的实际水平都不是那么的理想,所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不宜对其期望值过高。
编辑:天和Auto
内容:原创发布
入手的01PHEV劲版,现在应该是01PHEV Plus版的了,开到现在为止没有什么问题。之前车机有几次卡顿黑屏,然后升级了之后就没有这个毛病了,其他的问题没发现。正常用车的时候想咋开就咋开,用油用电随心情,充电的话可以去领克中心免费充、可以自己扯线充、也可以提前预约充,方便。
01HEV我是挺想买的,我坐标广东,现在摇号比较困难,而且用车的话也希望成本能再低一些的。要是买01HEV就可以享受节能牌照的待遇,大概两个月之内就[_a***_]上车了,而且4.8的油耗我感觉也比较给力。
领克01新能源就插电混动版,领克01燃油车无论外观还是行驶质感都属同价位较好的,但其插电混动才上市不久其系统还不是太完美,故障率也高,真要插电混动要么选比亚迪,不喜欢比亚迪就直接买领克01燃油版。不建议买领克01新能源版!
新能源汽车代工厂有哪些?
目前共有17家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它们分别是北汽新能源、长江汽车、前途汽车、奇瑞新能源、江苏敏安、万向集团、江铃新能源、重庆金康、国能新能源、云度新能源、知豆、速达、合众、陆地方舟、江淮-大众、康迪和国新。
现在很多造车新势力,并没有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资质,主要通过以下的方式解决新能源汽车的生产问题:
代工生产
蔚来选择了江淮代工,电咖选择了东南代工,小鹏选择了海马代工,新特选择了一汽代工等;
收购有生产资质的生产企业
电咖收购了西虎、车和家收购了力帆等
自己建厂
爱驰亿维、小鹏汽车、蔚来和电咖(天际)等都在筹划建厂,并进行资质申请。
网约车电动车型排行榜前十名?
1、比亚迪
车型价格10.28-33.98万元,从电池制造商、到整车制造商、再到新能源车企销量一哥。理工直男,一直深研技术,推出了刀片电池、DM-i混动技术、e3.0平台等建立起了自身技术优势。也是零部件自产率最高的新能源车企,包括车规级芯片也能部分自供。目前除了满大街跑的王朝系列,还有海洋系列、军舰系列车型。
推荐车型:汉(21-32万元)、宋PLUS(15-21万元)、秦PLUS(11-17万元)、海豹(21-29万元)、海豚(10-13万元)
2、特斯拉
车型价格27.99-41.79万元,美国汽车品牌,因为是电动汽车的先行者,因此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拥有先进的自动驾驶技术,是整车制造的成本“杀手”,通过自建零部件配套体系、一体化压铸制造等手段,大幅降***造成本,是全球利润率最高的车企。目前已完成了两款车型的国产化,由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负责制造。
特斯拉国产,国内新能源车企为何“颤抖”?
因为特斯拉能做到今天的不是靠政策,这是一个纯技术的车企,从来不投广告,仅靠产品和市场策略就能引起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如果是你遇到这样一个对手杀到门前了,你说你怕不怕。
没到颤抖的程度,但是压力是很明显的。
现阶段美国中级豪华车系列model 3销量第一,在一大堆传统品牌,德系日系美系中杀到这个程度,你不得不说特斯拉是真的具备了一定的实力。这种实力可能并非来自技术上的,因为其一:特斯拉的技术对于传统汽车生产商来说可能并不能算优秀,其二:特斯拉开放了其技术。但是市场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检验产品的优劣。毕竟特斯拉03年成立,08年开始交付第一批TeslaRoadster,却要颠覆传统车商百年技术积淀的市场。
市场是检验成败的唯一标准,市场承认,用户满意,才是正道。
在国内,蔚来汽车可能有些技术,理念也不错,但是大家也看到了,最近危机重重,亏损是天文数字,交付的车辆尚待市场检验。当然我们不是市场调查报告,蔚来的稳定性市场已经有一些反馈。连带亏损经营不可持续,很难想象,蔚来能够扛起对抗特斯拉的大旗。
比亚迪的确技术不错,各方面都不错,但实际上有一个问题,比亚迪和特斯拉交叉的方面不多。知道比亚迪最贵的车是什么?是公交车,其他普通主力车型,价格集中在十万二十万区域。也没有电动轿跑的概念,你说他急什么?比亚迪不用着急,是因为双方产品定位和受众并不交叉。
而其他的传统车企,则要小心,美国BBA都搞不过特斯拉,如今国内其他车企普遍是合资车型为销售主力。而从产品定位和销售受众方面,这些BBA的合资车型刚好和特斯拉产品定位和用户定位完全重合。
特斯拉的吸引力,也不是仅仅停留在电池储量,里程数和加速度,未来终归要上无人驾驶,更多的黑科技也在路上。Autopilot这种无人驾驶技术看上去如今并不稳定,但是同样是这么一个过程,当年特斯拉选择松下小电池拼装成特斯拉的时候,我们依然也是这样的态度,感觉这有什么好稀罕的,我们也可以啊。同样的无人驾驶技术,我们也可以,但是我们也许将技术还放在实验室当中,不敢运用,他们已经实实在在的放入了产品。
很多问题,不是在技术产生的时候发现的,而是技术实际使用中不停的反馈和改进。
同样的,5G是一次技术革命吗?其实并非如此,5G没有突破通信技术的边界,其实际是现有通信技术多个层面的整合。而特斯拉的优点,并不是创造什么突破性的技术,而是整合现有的技术,来制造酷炫的产品。
触摸屏早就有了,但是苹果是第一个推出触摸屏手机的企业。
谢谢邀请。
特斯拉Model 3进行国产,且定位较低,确实对国产车企有一定的冲击,但是还没到发抖的地步。
首先国产车企对纯电动车的研究投入也是很大的,并且技术上已经有一定成果,现在市场也不像刚开始那样是特斯拉一家独大,所以特斯拉是有压力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特斯拉选择在上海建厂,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市场竞争力。
保时捷发布的纯电动轿跑Taycan将在今年9月份上市,定位直指特斯拉,特斯拉对这个豪华品牌的同级竞品必须准备好应对策略,不然销量就很难保证了。
因为什么?
还要想吗?
因为面子!
特斯拉是美国品牌,在宝马,奔驰,奥迪,等等有名的车企中,中国人最喜欢买“贵”的!
所谓的“贵”就是哪怕是25万买的,不管空间和实用性等,就是买牌子的!有钱任性!
还有就是,国人的劣性太强烈!不管是房子车子,我如果没有买,越便宜越好,我要是买了,涨的越多越好!
哎!聪明到是聪明,用的地方不太对!从食品问题到医疗,只要你想的到的,没有同胞们坑不出来的!相互伤害模式!
如果特斯拉在国内生产,价格合适,哪怕是减配,都有人买!就看制造能力能不能跟上了!
当然,这样也更加的***国内的车企更有危机感,把国产的车做的更好!
只是,面子这个东西的确值钱。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小的新能源车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小的新能源车企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