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京东新能源车项目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京东新能源车项目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像腾讯、京东这样的互联网公司, 也要开始投资电动汽车了?
以前我们对互联网的理解就是电脑和手机,近几年智能硬件开始流行,互联网开始从手机和电脑延伸到我们的手表、电视、音箱、空气净化器等,涉及的终端越来越大,而现在,互联网开始准备进入最大的移动终端——汽车。
我们知道,现在的互联网企业都开始走向实体和线下,一方面是由于线上的流量红利已经差不多消失,获取用户和变现的成本越来越高,必须要从线下截取流量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互联网企业已经在线上积累了足够的技术和资本,敢于把线上的模式往线下渗透了。
而线下渠道相较于线上,有着更多的想象空间。因为线下与我们的生活场景密切相关,如果能把我们的生活场景给互联网化,那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无疑又是一***未开***的金矿。
汽车对于很多人来说,堪称“第二个家”,在中大城市,上班族每天花在路上开车的时间起码有一两个小时,而在这几个小时中,我们一般会听歌、导航、打电话、回短信,甚至在塞车的时候,很多人还会看看小视频,玩玩游戏,所以,如果能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通整辆汽车,那汽车能获取的数据真是太多了。
首先是用户个人的数据档案。我们在车里所进行的一切行为,基本都会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录,例如我们花多少时间使用什么软件,我们的使用喜好是什么,日积月累,互联网公司将了解我们很多生活习惯,形成更全面的用户数据档案,这些数据档案有助于互联网公司对产品的开发和改善。
其次是行车数据的***集。我们会开着车去到许多不同的地方,如果汽车嫁接了互联网技术,那么期间路上遇到的所有路况、车辆行驶情况等行车信息,也会以数据的形式被***集和记录。谷歌和百度等公司为了做电子地图,专门把很多汽车装上了信息***集装置,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路段进行记录,而互联网技术覆盖到我们每辆汽车上,则意味着我们都变成了互联网公司的“数据***集器”,帮助互联网公司记录不同路段的信息,这将大大加快这些公司对路段和驾驶信息的收集,而这些信息,是无人驾驶技术中开发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未来无论是家用还是物流,无人驾驶的价值都十分巨大。
继威马汽车发布了第一款电动车之后,中国另一电动车创业公司蔚来也在昨晚(16日)发布了首款新车ES8。这家估值高达50亿美元的创业公司。
ES8在没有被公布价格的时候,就已经被预定了10000辆,其中就有刘强东夫妇和俞敏洪等大咖。这似乎更能说明电动车在大佬们心中占据了特殊的地位。
答案是:怕错过!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也许在技术发展过程中,人类社会大到工业革命,小到创新发明,都会给人类生活带来改变,而如今大的趋势是AI、大数据、物联网。
如果A说这是趋势,B也说这是趋势,到C那里他甚至连思考都不思考也会认为是趋势。他可以不懂,但他要锁定自己的竞争对手。这是战略层面的事情。如果电动汽车成为未来主流,所有竞争对手都上了车风驰电掣,你因为不重视而错过被行业甩在后面,死相难看。如果大家赌错了,那就一起错,不过是花点钱,我花了,竞争对手也花了,我的优势还是我的优势,不至于被抛弃。
以上是战略,战术上呢?电动汽车看起来被互联网公司关注是一种跨界,实际上,出行颠覆革命一定会从电动汽车开始,各种传导数据,利于AI的设计平台,绿色无污染并且对于共享出行带来可能,一切都是改变未来出行形态的契机。单一项数据就足以让互联网巨头眼馋,更别提终端布局和车联网效应了。
不过据我来看,最大的蛋糕还是在人工智能上,现在国内的电动汽车普遍锁定特斯拉为竞争对手或者是目标,但目前特斯拉正在大力研究无人驾驶技术,这才是他要的终极形态,在这方面直接绕过汽车形态而布局无人驾驶的互联网巨头,只有百度!而且百度还走到了世界的前列,这是令人激动的,百度的市值也一度从500亿美金重新奔向千亿美金,如果AI在这次发展中没有出现前两次的回落,应该说未来的百度能量非常巨大。有技术、有产品、有平台(开放性),百度很可能会成为未来主流无人驾驶汽车的中枢神经系统。
其他几家更多是财务性投资,不希望被落下而已,至少从自身角度看说什么和做什么是两回事。五年后见,让我们一起判断我今天说的是否正确。仓促打字,难免疏漏,见谅。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京东新能源车项目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京东新能源车项目部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