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比亚迪新能源车为啥紧张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比亚迪新能源车为啥紧张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比亚迪唐新能源哪款配置更值得入手?7座版本相比5座,有何优缺点?
不差钱就2799,差一点就2599,差很多就2299,至于七座和5座看需求,如果一年有个几次坐满的机会就七座,就多不就少,没有就5座。自己没有专属车位,公司***没有充电桩,那就2799,充电速度是刚需。
7座跟5座就是两个座位的区别嘛,还有啥不同,两个座位5000块,然后就是一个6年免检,一个2年。配置推荐2599那个就好了,2799感觉性价比不是太高,多的功能用不上,22寸轮毂听说爆胎多,对于我这种偶尔回乡下的人来说20寸足够了。充电速度跟高出20公里的纯电里程我觉得还好,反正都是充一晚上,充电快慢对我影响不是很大。坐标深圳80公里市内跑都满足了,两三天充一次电,有一点提醒一下,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现在冬天的原因,感觉虚电还是挺多的,上班路程3.5公里差不多要用到8公里的电量消耗。能不能充电才是买新能源车的关键,充满一次20度电,电费10块左右。7座反正就是用得上的时候就给力,用不上座位打下来跟5座没啥区别。然后就是7座可能会面临经常被借车。其他完美
唐DM有七款车型,车型丰富配置灵活多变可选范围更广,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配置的车型。预算充足配置方面就可以适当提升一下,预算紧张配置可以缩减一下。如果要求不高那么入门的智联创悦型(23.99万)就完全足够用了!基础硬件都是一样的,只是相对比功能少了一点。但是创悦型配置要比某合资中型SUV厚道许多,完全够用。
例如前后雷达、倒车影像、定速巡航、自动驻车、全景天窗、电动感应后备箱、无钥匙进入\远程启动、多功能方向盘、导航、LED大灯、全车车窗一件升降、隐私玻璃、感应雨刷、自动空调、仿皮座椅等,这分明是砸场子的,丐版车型不小心搞成豪华了!所以说日常驾驶是足够用的。如果需求不高选23.99万这款配置最划算,性价比最高。
而对配置有需求可以多花一万购买以下功能:车道偏离预警、自适应巡航、主动刹车系统,自适应远近光、外加两个气囊。有时候购车就是这样,一看多花一万买来这些配置一点也不贵,划算。当决心多拿一万买这个配置时又发现25.99万的配置更好。例如车内氛围灯、全景摄像头、全液晶仪表、前排座椅加热座椅通风简直就是最爱。一万一个台阶,让人比较容易接受,就配置来看多花两万也比较值。但是毕竟要比23.99万多掏两万块,预算充足倒无所谓了,多花钱买配置,带来更舒服的体验。但是配置这东西就和房子搞装修一样,可多可少,房子的本意是用来居住的。汽车的本意是交通工具,配置只是锦上添花。所以预算紧张对配置需求不高的就买23.99万那款,尤其是一些人对汽车功能研究不太深、也不愿意去研究使用的人,23.99万这款配置完全够用,性价比高!
而喜欢玩各种数码的潮人、理工男、对配置有需求的迪粉必须要上25.99万那款。配置功能完全可以与豪华车配置媲美。这种情况即使资金困难,克服困难也要上,因为车买到手短时间内难以在换车。因为两万块留下遗憾反而破坏日后用车的好心情,日后您想拿两万把配置加上,那时不可能的了!所以玩家必须选25.99万的唐。
五座与七座差了5000块,七座虽然不常用但是一年用到一次就划算了,尤其是家庭乘员比较多的朋友。出游时可能七座足够用,一台车就够了!但是七座车型不能享受六年免检,需要每两年检验一次,稍麻烦一些。
比亚迪igbt芯片是什么水平?
看了很多评论,比亚迪完全是用汽车这个终端产品来养活自己很多很多的基础研究,IGBT,电池,光伏等等,完全是自己给自己弄产业链,不至于这些基础的产业研究胎死腹中!
比亚迪IGBT芯片在国际范围内是什么水平,分析这一问题之前需要先了解什么是IGBT
名词解释
IGBT_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itor,释义为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在电驱领域所谓的IGBT芯片一般指模块,其概念与结构特点需要以非常专业的术语进行解析,相信99%的读者并非此专业所以不再赘述。简而言之IGBT的作用很简单,指控制驱动系统的直流与交流电切换的效率,只要效率足够高且足够稳定则能大大提升驱动电机(电车发动机)的扭矩,扭矩的提升会增加平均0~15000转的全转速区间输出功率(马力)。
IGBT芯片对于电动汽车而言是两大核心之一,第一核心总成众所周知为动力[_a***_],电动汽车想要实现高性能或者理想的续航与运行稳定性,电芯的主要元素与元素比例以及放电效率等参数有直接影响;但如果电芯成组后的水平很高,但是没有优秀的IGBT芯片与模块控制直交流转化,电池组则无法发挥最强功效,同时也会因传输损耗过大造成续航里程的下滑。
于是IGBT芯片也是非常重要的核心总成,是电动汽车电控电机系统的核心(CPU);且车辆不仅电驱系统需要优秀的IGBT,同时空调系统、温控系统以及高压充电系统都需要该芯片控制。所以如车辆有优秀的IGBT芯片可用,汽车的综合性能与综合能耗表现都会大大提升。不过并不是所有的车企都能使用高标准芯片,原因参考第二节。
目前中企能够制造IGBT芯片的企业只有两家,第一家是制造高铁的中国中车集团,电驱的轨道交通同样需要优秀的IGBT模块,而中国高铁驰名全球。第二家则是同样具备轨道交通业务,同时覆盖商用与乘用汽车的比亚迪集团。中车集团不生产汽车,那么结论则是全国唯一有IGBT生产能力的车企只有比亚迪;然而实际情况更夸张,因为全球范围内也只有比亚迪一家车企具备这一能力。
除比亚迪汽车以外,其他车企只能依靠第三方IGBT供应商生存;其中知名供应商有西门子、英飞凌、东芝、富士等。全球每年消耗IGBT超400亿美元,国内的各大新能源车企消耗量也是非常的夸张,因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正是从这一市场开始。电动汽车的电池组制造成本是很高的,而IGBT模块的制造成本也接近了是整车成本的10%;由此可见IGBT芯片的制造技术难度有多高,但凡稍微简单一些也不会没有逆向产品。
比亚迪集团的IGBT是从2005年立项研发,至今已有15年的光景;第一代IGBT在2009年的多技术鉴定,自此打破了国际行业垄断。目前IGBT芯片已经升级至4.0代,其水平达到电流输出能力高于行业平均标准15%,电机的扭矩与输出功率会非常高,而在无需高功率输出的工况中则能够大大降低能耗。这一系统可实现综合损耗比行业平均标准再低20%,恶劣温度环境中的使用寿命超过行业标准10倍以上。
总结:比亚迪IGBT4.0的水平毫无争议高于一众供应商与其他车企,因为比亚迪比供应商更了解汽车,比其他车企更了解电。这就是IGBT-E平台成为诸多车企青睐对象的原因,从大众奥迪、丰田汽车、长安长城以及北汽广汽,甚至包括FAC现阶段掌控的克莱斯勒,这些车企陆续从竞争对手转型为比亚迪集团的战略合作伙伴,这些足以说明IGBT与E平台的高水准了。其次从中车与比亚迪的竞争结果来看,比亚迪似乎给中车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这一个以化学电源起家的企业在交通工具的领域似乎非常神奇,后期还会带来哪些惊喜尚未可知;不过对于这一企业不适合以单纯的汽车制造厂商的视角分析,其志应不在小小的汽车领域。
编辑:天和Auto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比亚迪新能源车为啥紧张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比亚迪新能源车为啥紧张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