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新能源车电池报废规定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新能源车电池报废规定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电瓶车电池跑多少公里就报废?
电瓶车电池一般来说跑10000公里就可以报废了。当然,如果你保养得当,可能开的路程多一点。我们平时使用电瓶车时,应当在电瓶车的电瓶电量显示百分之二十的时候,就可以对电瓶及时充电了,这样做有利于延长电瓶车的使用寿命。
严禁酒后驾驶电瓶车
电动车是没有规定具体的报废年限的,准确来说就是什么时候充电不好使了、轮胎也转不动、某个重要部件坏了也就报废了,如果修一修还能用,那就接着用呗,直到成为一堆废铁。电动车电池一般跑一万公里就报废了,很少有电动车本身出现问题的,归根结底还是看车主的保养效果。
纯电动新能源车报废电池如何处理?新能源真的环保吗?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高景气,行业正面临动力电池回收的问题。业内人士表示,早期一批公共运营领域的新能源汽车以及较早投入市场面向C端用户的新能源汽车已面临动力电池退役问题。
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预计,到2025年,我国退役动力电池累计将达到137.4GWh,需要回收的废旧电池将达到96万吨。2025年通过回收动力电池可再生的锂、钴、镍、锰***量分别约占相应需求量的27.7%、55.5%、28.7%、47.9%。
“一方面,这些退役动力电池如果不能妥善回收利用,将会给环境带来不小的危害;另一方面,通过提升动力电池循环再利用水平,能够补上动力电池核心原材料***短缺的短板。
参考资料:***s://***.china-mcc***/news_show-1901.html
真的环保: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方式有三个步骤
新能源汽车是否真的清洁环保,核心问题在于动力电池的处理方式。然而推广清洁能源的目的是为了环保,所以动力电池如果不环保则此类车并不具备推广价值;这一问题普通人想得到,作为企业与管理机构自然不会不明白。那么对于电动汽车需要的则是深入了解,而不是用业余的猜想挑战别人的专业。
分拣测试回收二次制造
分拣测试回收梯次利用
全数二次制造
分析动力电池的环保程度,以及对于清洁能源的推动作用需要从这三个方面着手解析。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制造与梯次利用分为多个步骤,而每个步骤都会在《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暂行规定》的管理中进行,步骤包括:生产,销售,使用,报废,回收,再利用等全信息***集,对各个环节主体履行回收利用责任情况监测。也就是说电池在不同的企业或用户的使用阶段,所有的电池都需要进行编码与信息上传,即使是要报废再制造的电池也要向平台反馈信息。
溯源平台的建立约束的企业包括上游电池供应商(制造商),车企、用户、后市场等全产业链。在无死角的监测中可以保证动力电池不会随意外流,这是保证动力电池不会造成污染的基础。同时动力电池使用的镍、钴、锰、锂、磷、铁等主要材料并不是重金属,电解液的危害性也极低;相比两轮车使用的铅酸蓄电池要低太多太多,真正的电池污染是电动自行车与电摩造成的铅污染。
电动汽车使用的动力电池一般为10年左右使用寿命,但是在汽车上服役后的动力电池实际工况还很好,只是因容量下降与内阻升高导致不再适合车辆使用而已。所以第一轮淘汰的动力电池只会测试中极少量的报废电池进行再制造,其他绝大多数动力电池都会作为储能电池填充到清洁发电领域或通信领域。动力电池的内阻升高会造成SOC低至40%左右后降低放电效率,然而对于即发即送的电力领域,以及峰谷消耗不均衡的耗电比例而言;前者不受电池内阻的明显影响,后者至少做到了储存电能供给高峰阶段消耗,比使其成为弃电的价值高的多吧。
图1:储能电站即发即送的储能电站状态概念。
图2:电池梯次利用的总周期
新能源公交营运汽车报废标准?
答:
新能源公交车的报废标准一般由当地***或交通管理部门制定和执行。在中国大陆地区,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纯电动公交车的行驶里程应达到30万公里及以上,混合动力公交车的行驶里程应达到20万公里及以上,才能报废。同时,车辆的年限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通常为6年到10年不等。
需要注意的是,新能源公交车的电池寿命也是一个关键因素。由于电池寿命有限,且更换成本高昂,因此在考虑报废时,需要评估电池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需要更换电池等因素。同时,***也会根据新能源车的技术发展情况和环保要求等因素,对报废标准进行调整和更新。
总之,新能源公交车的报废标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车辆的里程、年限、电池寿命等因素。如果您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新能源公交车的报废标准的信息,建议您咨询当地***或交通管理部门。
目前国家对新能源运营车辆报废时间并没有强制规定,正常情况下,新能源运营车辆可能在8年左右时间就会选择报废。一般新能源车辆的电池,使用6到8年时间,它的性能都会慢慢下降,一旦超过这个使用时间,没有及时更换电池,车辆的续航里程也会大幅度下降。
尤其是距离报废年限没有1年时间的车辆,不管运营车或者私家车,都不能进行过户或者更改使用性质等。不过国家并不会强制报废,只要车辆年检达标的情况下,依然还是可以继续行驶。

除了到报废年限之外,出现以下这些情况也需要强制报废:
1、经过调整和修理,依然没有满足安全技术标准的。
新能源汽车报废下来的电池该如何处理?
汽车上所使用的铅酸蓄电池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一种电池。销售额占全球电池销售额的30%以上,我国铅酸蓄电池年产量近3000万kWh。这类电池的污染主要是重金属铅和电解质溶液的污染。我们都听过许多铅中毒的案例了,具体症状是铅能够引起神经系统的神经衰弱、手足麻木,消化系统的消化不良,血液中毒和肾损伤等症状。
当前的废旧电池处理方式基本上有两种:深埋和回收利用。 深埋废电池一般需要运到专门的垃圾填埋场,花费比较大的同时也是对***的浪费,这是因为电池里面通常会有很多可回收的物质。
回收与利用主要有以下方法:
1.对废弃电池热处理,具体的方法是把旧电池磨碎后送往炉内加热,这时可提取挥发出的汞,[_a***_]更高时锌也蒸发,这也是贵重金属。此外,铁和锰熔合后会成为炼钢所需的锰铁合金。另外的一种办法是直接从电池中提取铁元素,并将氧化锰、氧化锌、氧化铜和氧化镍等金属混合物作为金属废料直接出售;
2.湿处理法,具体来说是使用硫酸溶解各类电池,然后借助离子树脂从溶液中提取各种金属,用这种方式获得的原料比热处理方法纯净,所以售价也更高,电池中包含的各种物质有大部分都能提取出来。湿处理法可省去分拣的过程,其成本虽然比填埋方法略高,但贵重原料不致丢弃,也不会污染环境;
3.真空热处理法,首先需要分选出镍镉电池,然后再在真空中加热,汞的沸点低,会迅速蒸发,即可回收,在这之后把剩余原料磨碎,用磁体提取金属铁,就可以从剩下的粉末中提取镍和锰。
这两年退役的动力电池由于设计、技术和品控的原因基本只能被拆解回收。梯次利用到储能几乎没有经济性,并且安全性也差。目前产业界需要考虑的是,如何从电池设计上让电池从车上退役后,能够被用于梯次利用,从而延长电池生命,降低车用、储能的成本,建立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谢谢邀请,新能源汽车报废的电池处理方式有梯次利用已经回收提炼再利用两种方式,完整的环节如下:
电动汽车使用6到8年→厂家回收→电力企业收购→储能使用30年左右→回收提炼二次制造储能电池→电动汽车使用6到8年→循环往复。
这是动力电池不断循环不断利用的周期,简单的理解就是一枚电池从制造完成起:
三元锂电池的一次完整使用周期在30年左右,之后金属回收再利用率超过90%用以制造新电池再完整使用30年左右;
磷酸铁锂电池的一次完整使用周期在40年左右,回收再利用率会更高而且铁电池几乎不存在污染,这样的话两次使用周期可以持续接近一个世纪。
一枚电池的完整使用周期约有这么长时间,有完整的梯次利用环节以及回收制造环节可以保证污染极其低,尤其是商用车使用的铁电池,之后随着补贴的消失乘用车也会转型到这类成本更低的电池上去提升续航,所以新能源汽车已经形成了完善的电池使用环节,污染远远底油石油开***和燃油车排放。
至于梯次利用不用担心,现在的情况是有巨大的储能电池缺口,电力企业的需求是必然的不过还可以先不作为参考,作为以后会和所有人息息相关的5G覆盖的基础【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公布可以消耗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退役电池,目前也已经梯次利用了800Mwh(0.8GW)。
而国内两家电池巨头比亚迪产能预计突破100Gwh、宁德时代也有60Gwh,但量产车至少可以使用6~8年现在还没有到第一批车的平均换电周期,所以储能电池仍旧是供不应求的,仅有的220万台电动汽车远远不能满足电力及通讯行业的高需求。
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不需要过于纠结,生产环节的污染仅限于锂电池的电解水,生物降解处理危害至少比石油开***小太多;使用环节已经说明不在赘述,只想说一句:作为消费者只需要关心电池有没有终身质保就可以了,其他的问题有无数智囊团已经做过风险评估制定了完善方案,但对车主有利的仅有车企提供的终身质保而已。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新能源车电池报废规定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新能源车电池报废规定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