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新能源车营销模式分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新能源车营销模式分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新能源汽车销售提成一般是多少?
通常,销售行业均以业绩挂钩,一般***用基础工资+提成等计算工资。汽车行业不例外。
比亚迪提成比例标准额:按车价2%~3%之间提存。即:售价9万左右乘以提成比例2%~3%等于提成额约2000左右。
电动汽车锁电是怎么回事?厂家会有什么好处?车主又会损失什么?
一、什么是“锁电”
所谓的“锁电”就是通过BMS软件设定的电池充电和放电的SOC阈值,目的是防止电池因为过充电或过放电造成电池过热引起自燃,或者不可逆的损害引起充电性能衰减。
二、为什么要“锁电”
首先是充电,不管是NCM三元、LFP磷酸铁锂还是LCO钴酸锂,充电这一过程的本质是锂Li+从正极晶格出来穿过电解液隔膜到负极,嵌入石墨层间。
而在低温环境下,分子运动能力下降,电化学反应速度以及物质传输都会减慢。
太慢的锂离子/原子传输,会有大量的锂堆积在电极与电解液界面,挤不进石墨层里就会直接在负极表面得到电子变成金属锂,堆积成锂枝晶,极易造成隔膜破裂,从而引发电池内部短路,发生火灾。
而在低温放电过程中,如果放电深度过于“深邃”,同样是因为分子运动能力下降,Li+挤在正极晶格表面,在堆积之后顶端的锂失去了与负极的连接,成为“死锂”之后就是容量的永久损失,充电性能衰减。
因为液态锂电池过充就会产生枝晶锂,枝晶锂会刺破隔膜,使电池短路,电池短路,瞬间释放大量热能,使电解液大量分解,冲破包裹壳体而自燃,所以为了避免过充引起的自燃,车企就通过升级,将SOC锁定在90%左右,锁定SOC就使里程缩短,挪威用户已经就此状告特斯拉,并获得一大笔赔偿!现在车企不只是锁SOC,还降低充放电功率,因为充放电过程会造成正负电极结构损伤,结构损伤,就会使内阻加大,内阻加大,就会产生升温,升温,就会使电解液分解,电解液分解又会腐蚀电极,如此循环往复,进入恶性循环,当温控控制不住升温时,电解液大量分解,冲破包裹壳体而自燃!降低充放电功率,使充电时间加长,加速性能降低,在这些措施下,现在电池自燃似乎少点了,但用户的利益将受一定损失。由于电池充放电就进入恶性循环,所以液态锂电池最后归宿就是自燃!
打个比方,电动汽车标注是70度电池,但为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安全,电池还剩5度电的时候车就会断电,车就完全趴窝。这5度电就是锁的电。
厂家得到的是电池的安全性和更长的使用寿命。车主损失的是车的续航能力,因为实际可使用的电小于标注宣传的电!
在县城做新能源汽车销售,需要多大的资本投入?利润能有多少?
谢谢邀请,似乎选择做汽车销售不怎么挣钱,一个4s店的利润来源主要来自汽车维修和保养,如果你是代销,没有百万的投入你是开不了张的,如果你是做4s店,则投入资本估计在千万左右。然一个县城的市场毕竟是很有限的,做4s店估计你得赔钱。代销要看你能拿到什么样的代销条件,最多也就是个微利而已。新能源汽车的利润应该来自电池市场,可能做电池租赁和回收业务比整车销售更具盈利能力。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新能源车营销模式分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新能源车营销模式分析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