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新能源车为何无气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新能源车为何无气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俄罗斯没把“北溪2号管道”放在眼里?
一方面“北溪2号管道项目”和乌克兰加入北约,两件事做对比,显而易见,后者更重要,乌克兰一旦加入到北约,俄罗斯的国家安全将受到威胁,战略层面将直接暴露给北约,一旦乌克兰加入北约,北约一定会以各种理由部署各种导弹,这样等于放了个核弹在身边,有个风吹草动,自己更加被动,中国有一句话: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俄罗斯在乌克兰有加入北约意愿的时候就用克里米亚***警告了一次,谁知乌克兰不领会,继续和美丽国眉来眼去,大有不加入北约决不罢休的意思,所以俄罗斯果断出击,趁乌克兰还没加入北约,给美丽国一点不参战的理由,也算是美丽国稍微能找回来点面子,出击乌克兰,让他以后永远没机会加入北约。
另一方面,北溪2号项目只是暂缓实施,又不是永久停了,等战争停了,过几年制裁一撤,项目还会恢复,而且,这个项目是欧洲也需要的一个项目,尽管美国不希望欧洲和俄罗斯联系的更紧密,一直在从中破坏,但是能源这块,俄罗斯也是供应大国,谁愿意放着便宜的不买,去花更多的钱呢?更何况,俄罗斯还有中国这个大买家,可以暂时缓解一下卖货收入。
两方面一综合,不用多想,现在发动战斗是最佳时间,一旦乌克兰真加入北约,那发动战争将付出更大的代价,普京大帝还是很有远见的。
你好!从根子上来说,自从德国新总理上台之后,俄罗斯方面已经对继续推进北溪二号项目十分悲观了。
北溪天然气系统,是俄罗斯向欧盟国家输送天气的主要管道,它包括两期工程,分别是北溪-1号和北溪-2号。
北溪-1号从建设到启用都非常顺利,第一条线于 2011 年 5 月铺设,并于同年 11 月启用。第二条线于 2011-2012 年铺设,并于 2012 年 10 月启用,全长 1,222 公里。
北溪-2号就命运多舛了,由于美国担心俄罗斯通过对欧盟增加供气量,从而增加俄罗斯的影响力,美国对此工程多番阻挠。
北溪-1号的天然气年总产能为 550 亿立方米,而北溪-2号的设计供求能力翻了一番,达到 1100 亿立方米。因为北溪-2号还没启用,所以德国总理宣布暂时停止审批,短时间内其实对德俄两国都没啥影响。
我们要知道,北溪2号修了十年,花费110亿美元,如果真的都停了,将导致欧洲天然气价格暴涨是难免的。那么,欧盟能源危机将会继续深化,而且目前它们已经被迫把核能和天然气作为可持续能源了。
对于俄罗斯的制裁啊,目前美国和欧洲的都只是公布了有限范围的制裁措施,而相对而言,德国决定暂停北溪二号管道的认证,似乎是目前西方第一波制裁当中最为严厉的举措了。
但是俄罗斯根本就不在乎呀,为什么呀,因为目前王牌是掌握在俄罗斯手中的,就天然气这一块儿呢,俄罗斯就把德国给拿捏的死死的,就连目前最有可能替代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商卡塔尔也表示说,欧洲30%-40%的天然气供应呢都来自于俄罗斯,所以在这方面呢,是没有人能够替代的,就连他们也尚无如此数量的液化天然气供应,这就是为什么欧洲的制裁会毫无效果的根本原因了。
除非欧洲准备好经济毁灭,否则几乎是没有办法进行对抗的。所以啊,对于俄罗斯现在来讲,最好的策略就是什么都不做,等到三到五年之后,德国人自己意识到其他任何方法都不起作用的时候,再把天然气给输送过去。
另外在可再生能源转型方面,德国也还没有到有底气的时候,汽油被视为是通往可再生能源的桥梁,但是欧洲的汽油制造业,正在下滑,进口缺口日益扩大。
原本北溪二号项目,是有助于缩小这一块缺口的,但是现在,就给暂停了。比如说现在啊,就算随后的五到十年内,德国,都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找到足够的替代品来替代俄罗斯的汽油。
我们再来说一下,北溪二号管道被取消是不会对俄罗斯造成直接的经济打击的,因为俄罗斯,已经拥有了通往欧洲的北汽一号管道和亚马尔的天然气管道。
更何况事实也证明,俄罗斯是有能力承受相当大的经济损失的。2014年克里米亚***之后,美国、欧盟、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日本等盟国,也对俄罗斯实施了严厉的制裁,再加上2014年到2018年油价下跌对俄罗斯的经济负担的影响甚至达到了制裁的三倍,致使俄罗斯经济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遭受了重创。
但是,最终都因为国际油价的回升,俄罗斯的GDP呢,也随之回升了。那么除此之外,制裁,似乎也并没有对普京的公众支持率造成太大的影响,普遍,都保持在60%以上,更何况,俄罗斯的外汇储备总储备量达到了创纪录的6382亿美元。而这些,也能够让俄罗斯的金融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拥有抵御短期风险影响的能力。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新能源车为何无气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新能源车为何无气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