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新能源冲击传统车企业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新能源冲击传统车企业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现在新能源汽车发展还不错,以后传统汽车修理还有市场吗?
新能源现在才是正式起步所以燃油汽车还会存在,即使燃油汽车停产也是在10年以后,即便停产了,燃油汽车也不会立刻退出市场。
还有新能源汽车难道就不坏吗,汽车修理肯定有大量市场。这些不必担心。
当然,如果做好未雨绸缪,提前学习新能源是相当有必要的,就是以后遇到新能源,依然能维修。
最后学习新能源一定去专业学校,据悉南京万通汽车培训学校在新能源培训很好。
(1)目前来说的话,一时半会汽修不会被电动车修理所取代,中国的燃油车市场很大且没有规定明确的时间何时退市
(2)汽车的修理大同小异,即使日后被取代,也能很快适应
(3)你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过渡期,在这个过渡期之间,聪明的修理师傅都在边挣钱边学习
综上,感觉提问者有一点杞人忧天的感觉
事情总是循环渐进,虽然说新能源车会替代传统燃油车成为不争的事实,但是新能源汽车不可能一朝就能遍布天下,根据我国工信部发布对《关于研究制定禁售燃油车时间表加快建设汽车强国的建议》大概时间也要推迟到2035年。现在是2020年,想想最快还要15年,从现在你学习传统燃油车修理,到那时恐怕你的孩子都已经上初中了。这么长的时间你还担心什么?还是担心女朋友去哪里找吧!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下面简单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理解和看法。
虽然说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非常不错,发展势头也较好,在加上政策导向,怎么想未来都会是新能源汽车的天下,但是目前而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尚处于前期阶段,一方面是体现在技术方面,另一方面是体现在销量方面。
其次,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几十年中更多的是以学习者或模仿者的姿态,我国是汽车大国但不是汽车强国,成为汽车大国这得益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民用车的大规模普及,目前中国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了2.6亿辆,新能源汽车领域,全国保有量达到了381万辆,仅占汽车总量的1.46%,也正如目前的现状一样,燃油车依旧是主流,新能源汽车只是在逐渐蚕食燃油车的市场份额。
另外,普及和教育市场是需要时间的,培养消费者习惯和行为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我国目前也没有明确的推出燃油车禁售表,所以时间周期会拉的比较长,在加上国内庞大的汽车保有量基数,传统汽车修理还是有市场的,只不过目前竞争越来越激烈了而已。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了,希望可以帮到您,国内最大新能源汽车车友会,分享驾驶技巧、分享新能源汽车维保知识,为您解决选车、用车烦恼,欢迎威马汽车及其他新能源汽车品牌车主关注我们!
我国新能源汽车从2000年进入863规划至今已经发展进20年了,***出台补贴政策给予车企很大的扶持力度,很多车企已经把业务做到海外,真是可喜可贺!
2019年12月3日工信部发布2021-2035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已经明确新能源汽车发展重要规格,对于氢燃料汽车将不予进行补贴退坡政策,这是一个重大举措!
未来城市内燃油车将越来越少,很多燃油车修理厂也应该逐渐转型升级,不断去接受新的实物,否则将会被历史淘汰!
国内外传统车企纷纷发力新能源汽车,互联网造车新势力该如何应对这样的情况?
面对国内外传统车企纷纷发力新能源汽车,互联网造车新势力其实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应对,因为传统车企转型早新能源车是很容易的事情。互联网造车新势力所生产的纯电动车,是造车门槛最低的产业,传统车企分分钟都可以造出来,而且可能更好,更便宜。
原来的汽油车有几万个零部件组成,所以说造车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更涉及到安全问题,其实从生意的角度来说,造车真不是一门好生意,按常规而言,从公司成立到出第一台车,得4年时间;从第一台到20万辆规模开始实行盈利(还保证你能撑那么久)还有4年,这样算下来得8年,按照蔚来董事长李斌的说法,造车得准备200亿元,也就是说,现在造车得200亿和8年时间才有收益,存银行也比这生意好。
当然,在资本的推动下,一窝蜂的互联网造车新势力涌现,更市场带来新活力,但是在资本市场退潮的今天,裸泳者出现了:蔚来的第一款量产车ES8居然是一款大7座SUV被称为是“半成品”,毛病群出,在高速上的续航只有100多公里;刚上市的小鹏号称路试1000万公里,居然把卖给员工的几百台车路程也算进去了,按这样的算法,大众、丰田的车路试不得上亿公里了?
这些造车新势力为了尽快出车,自然在一些验证环节,能省则省,最好还真是不要买这些车。当丰田、大众、吉利们也造出新能源车出来后,你会选择是谁的?当时这些传统巨头靠谱些,毕竟有正规的流程保证,也让人放心点。
因循守旧必将被历史淘汰。造车新势力纵然没有传统企业那么庞大的资金和供应链支撑,但同样也没有那么多的沉没成本需要买单。未来的汽车如果只是A到B的需求,可以说,现在的技术不用更新了,已经解决了老百性的需求。但为什么要倡导互联网思维,国家为什么要大力发展人工智能,都是希望通过Ai,通过互联网满足一些符合新的应用场景需求。恰恰这些互联网企业最懂用户,他们日常探索的细到每一次点击和背后的心理诉求,这样更有利于建设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汽车生活生态圈,制造业创造的价值不言而喻,但是带动国民经济流通和发展还是要靠三产。so 我认为该走出去和改变的时候,不要看衰,而是要想怎么扶持和改善
在汽车四化的变革时代,各个车企都对新能源汽车趋之若鹜。这其中存在竞争是再正常不过、自然而然的。其实面对新能源汽车,造车新势力和传统车企都站在同一一个起跑线,双方各有优势,就看市场的选择。我比较看好新势力,尤其是像爱驰汽车这样由传统汽车人创立的企业,他们尊重汽车行业的规律,具有深厚的造车经验,从始至终坚守品质,同时还会在车型设计、人车交互以及各项[_a***_]上面带来很多创新的思路,不会像传统车企那么保守。
科技科普促使人们养成理性思考和理性处理事务的习惯——凯腾聚知
个人比较不看好互联网造车新势力!
主要是造车新势力在汽车传统安全领域——车身安全设计(整个中国自主品牌的短板),底盘安全设计,没有优势,在车辆制造过程质量控制领域缺少和传统企业可抗衡的比较优势,可持续开发能力还有待考核。在基于车的动力电池安全管理,动力系统***上不具有优势!
造车新势力需要低调的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在以上涉及安全的领域认真耕耘,否则消费者不会认可!
传统车企发力新能源汽车,互联网造车新势力如何应对?我们分析一下:
传统车企的优势:
首先传统车企拥有新能源汽车牌照和研发生产新能源汽车,不是2018年才开始的事,有些车企大举发力也很早。今年应该说是互联网造车新势力发力鸣枪的一年。
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还是有天然的优势的,4大车间和生产线拿来即用,销售服务体系拿来即用,很多原有***都是可以放入新能源汽车使用的,大大减少了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的再投入!
互联网造车新势力的劣势:
我们再回顾一下造车新势力,他们现在绝大多数是没有拿到生产牌照的,连那些市场炒作很热很有名的品牌公司,比如小鹏汽车等!因为国家政策规定,必须有合乎要求的自有实体生产工厂,这无疑是一笔巨大投入,是一个不小的门槛。
其次,造车新势力的量产能力很差,很多都是一推再推,迟迟不能量产交车。
还有很多没有牌照,需要贴牌或者合作。
这些都表现出了互联网造车新势力是在玩汽车是在玩PPT,真正踏实造电动汽车的没有几家,大多都是短线操作,跟风资本市场圈钱。
那么互联网造车新势力面对传统车企的持续发力,以及不利局面,该如何应对呢?
新能源汽车会成为下一个污染源吗?
新能源汽车不会成为下一个污染源,而是降低污染的整套系统中的一环,普及新能源汽车的根本目的有两点。
第一点为如标题所述为降低污染,众所周知空气污染源为机动车排放和工业排放,其中机动车排放被大部分人认为可以忽略不计,然而这种想法是绝对错误的;机动车保有量最新数据显示已经突破3.4亿台,其中个人名下等级的汽车超过2亿台,在这些车中主要以汽油动力汽车为主,其次为柴油汽车,这些车的排放量大致如下。
一台排量5.0L左右的柴油动力大巴,每100公里按照35升油耗计算,排放量约为二氧化碳210KG、二氧化硫150克,其次为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
一台排量2.0L左右的小型载客汽车,每100公里按照10升油耗计算,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23KG、二氧化硫20克左右,其他为少量颗粒物以及氮氧化物。
消耗的燃油虽然不多的,但是在燃烧反应之后产生的排放物是非常之跨的,试想3.4亿台机动车在各个角落不停的排放,对空气污染的严重程度会有多大?数据显示在要求重型柴油车升级DPF后,这些保有量并不大的新车在一年内可以减少960吨氮氧化物和90吨颗粒物,如综合所有机动车统计数据则会是天文数字,抬头看看天空还认为空气质量真的很好?
而电动汽车在终端是没有任何排放的,***设所有的车都升级为电动汽车或支持短途纯电驾驶的混动汽车,这些车至少能做到在人类聚居区【0排放】,在生活的范围内空气质量会大幅提升,这是电动汽车在终端体现的价值,但用的电没有污染吗?
目前电力结构的主要发电方式还是火电,但所有火电均升级为脱硫脱硝去粉尘的蒸汽轮机,排放出的气体可以理解为经过一组系统且巨大的“催化器”进行了净化,排放出的废气不会比汽车更多更严重。
而且火电厂均在远离聚居区的郊外,高空排放的废气不会像汽车一样无死角的在城市各个角落出现,可理解为汽车是在“随地大小便”,火电厂是“公共厕所”,集中处理总要比臭大街好的多吧。
重点1:电动汽车并不依赖火电,因为新能源发电比例占据了30%总发电量,而目前的电动汽车保有量总耗电量不足新能源发电的十分之一;电动汽车大多在夜间充电,新型发电方式中因发电量大于耗电量造成弃电的主要是风电,因为风电夜间发电量更大但不能得到有效利用,电动汽车在夜间充电正可以调整峰谷电耗以消耗弃电,所以电动汽车在大方向上是在促进清洁发电方式增长的。
重点2:电动汽车使用的动力蓄电池并不是电瓶车使用铅酸,这种电池内阻大容量小体积笨重,而且使用铅和硫酸为主要成分会造成重污染;所以这种电池只有两轮电车才会使用,汽车使用的是几乎不污染的锂电池,比如磷酸铁锂、镍钴锰酸锂、镍钴铝等,这些电池的主要成分均无重金属污染,其中有些成分甚至是人体本身就会携带的。
而且因制造电池的成分价值很高,所以这些电池在回收拆解后会有【95%】的高比例二次制造新电池,剩下的部分会***用降解技术处理,不能否认降解也会产生一定污染,但相比电池创造的价值可以忽略不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新能源冲击传统车企业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新能源冲击传统车企业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