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高领资本持仓新能源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高领资本持仓新能源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高瓴花158亿买入隆基股份,高位接盘还是看好未来?
本周末重磅消息当属高瓴花158亿去接股东减持的盘,买入隆基股份,而数据显示:9月份,高瓴资本认购信义光能最新增发配股中的2.3亿股,出资金额达到5.8亿港元。12月份高瓴资本认购金额接近5亿元通威股份定增股。
高瓴资本作为国内著名私募资金,并以长期价值投资为代表,无疑就是看好光伏板块的未来,隆基股份作为光伏龙头自然前途无量,而且也符合国家政策层面碳中和概念,新能源产业迎来风口,隆基股份并冠以碳中和第一股”的称号。今年无疑是光伏板块大年,从各个上市公司布局来看,无不在扩大产能,抓住高增长的收益,在“能源消费电力化、电力生产清洁化”的背景下,风能,光伏无疑受到追捧,而最近资本市场这两个板块非常强势,走出许多牛股。数据显示:截至12月18日,光伏产业指数今年涨91.21%,其中成份股中涨幅最高的一只个股年内上涨近5倍,十余只个股涨幅翻倍。
目前全球各国都非常注重新能源产业,减少碳排放,电力生产清洁化,这个是长期漫长的过程,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会更加日益增长,光伏产业无疑是长期利好的朝阳行业,可以预见的是光伏产业即将或者正在进入黄金时代。
而作为投资者可以关注光伏板块龙头股长期机会,以及滞涨股短期的机会,而最为让人省心的,也就比较无脑的就是布局首支光伏ETF——华泰柏瑞中证光伏产业ETF(基金简称:光伏ETF,基金代码:515790),于2020年12月18日上市,首日成交额7.75亿,受到市场的追捧,一网打尽光伏产业链,布局50只成分股,其收益并不比股票差。其十大权重股如下:
最后结尾:高瓴创始人张磊的今年新书《价值》:“把时间和信念投入能够长期产生价值的事情中,尽力学习最有效率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标准,遵循第一性原理,永远探求真理。”足以阐述高瓴资本投资理念以及其个人的生活方式。
资本都是逐利的,隆基股份是单晶硅龙头,颠覆了传统双晶硅工艺。所以未来几年不会有太强大的竞争对手,业绩能保证几年,这轮牛市刚起步,公司股票肯定还会再上涨一个台阶,这次的投资肯定会赚的盆满钵满,几年后减持套利完美脱身,这就是高领的***。散户可以跟随,但要保证买入后锁仓,等高领减持了,你要毫不犹豫走人。
人家搞的是长线投资,不是我们小基民玩的模式和小股民的游击战术。不是高位接盘是抢时间潜伏。是看好未来。我个人观点认为高瓴花158亿买隆基股份是把它当作贵州茅台的投资思路战略越买早越好。新能源是全球的茅台,价值投资可想而知。这只是我个人的判断推理,不作投资建议。你又是怎么看呢?也来谈一谈吧!
隆基的这8年的趋势
数据来源于雪球
隆基从2012年上市以来,在2012年4月27日收盘价2.21元每股,到今天的77.65元每股,涨了有34倍(这里仅从资本利得计算,没有考虑分红派息),特别是2019年到今年的涨势更是爬坡式的上涨,对应企业的利润增长趋势来看就明白为什么2019年股价走势如此凶猛的原由:
2019年净利润为52.8亿元,相比于2018年净利润25.58亿元同比增长了106.4%;2020年三季度相比于2019年净利润同比增长82.44%。
数据来源于雪球
现在隆基这个位置为什么高瓴还接手?坚持长期主义格局的高瓴是布的怎样的局?
从隆基的股东权益变动的提示性公告来看,原持有隆基10.55%股份的李春安转让了7.15%的股权,其中高瓴资本受让持股6%,那对于第二大股东的李春安都不看好,高瓴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接手高瓴的呢?
高瓴资本是不是傻啊,这么高的价钱去买?第二大股东这样转让股权,难道不看好隆基股份的未来?这里面肯定有文章,我们这些做短线的还是少参与为好,毕竟现在处于高位,搞不好就高位站岗。股市里不缺机会,我们看看特们表演就行。
高瓴资本为什么投资三安光电?
那么三安光电究竟好在哪里,让这位明星基金经理如此厚爱呢?
公司的业务主要是以LED为基础,按垂直领域来看,又可以分为衬底、外延、芯片、封装和应用等环节。公司通过内生及外延并购的放上逐步向上下游拓展,使得公司的LED业务覆盖了从衬底到下游产品,形成了全产业链的布局,这种布局有利于公司经营的稳定和毛利润率的提升。
三安光电所在的化合物半导体业务具有技术和资本密集的特点,不仅投资大,且有较高的技术壁垒。这个领域的技术进步比较快,也因此需要持续的研发投入才能确保不掉队。对于这种类型的行业而言,优秀的管理层、领先的规模和持续的大投入是必不可少的,公司当前已经占据了优势地位。
从行业的角度来说,LED行业其实已经有点饱和了,竞争也挺激烈的,前几年也不是很景气,产品价格比较低,整个行业的盈利并不是很好。而最近行业回暖,盈利能力开始起来了。三安光电由于是全产业链布局,所以成本最低,在其他家亏的当裤子都时候,它还能有利润。这点很像牧原股份。三安光电的看点主要在两点,即作为基本盘的LED芯片业务,以及新业务的想象空间。在当前碳减排的大背景下,叠加物联网发展的大背景,主营业务其实还有一定的增长空间,特别是盈利能力,提升的空间还比较大。在新业务上,mini LED领域也比较有想象空间,未来是一个潜在增长点。并且三安光电还有不少前瞻性的布局,比如在射频以及电力电子上的布局,未来有望打开一个新局面。
简要地说,三安光电的看点是两点,一是作为行业龙头,同时享受行业增长及盈利提升的双重加持。二是新业务上有更大的想象空间。今年公司业绩会大爆发,目测至少翻倍,未来几年也会是高速增长,大概不会低于30%,而市场对于这种业绩确定又高速增长的公司是比较喜欢的。而公司股价自7月以来快速增长,其实也与业绩高速增长直接相关。
1. 市场前景:三安光电作为中国领先的光电子产品制造商之一,专注于研发和生产LED、光伏电池、显示屏等产品。这些领域都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随着全球对环保和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增加,光电领域的发展空间也在扩大。
2. 技术实力:高瓴资本可能看好三安光电所拥有的领先技术和研发实力。三安光电在光电子行业中具有较高的技术竞争力,持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优化,这可以为其带来市场竞争优势。
3. 成长潜力:高瓴资本可能认为三安光电有望在未来取得稳定的业绩增长和盈利能力。对于投资方来说,公司的增长潜力和收益预期是决定投资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
4. 战略布局:高瓴资本可能将三安光电视为自己投资组合中的一部分,作为在光电领域的重要资产。通过投资三安光电,高瓴资本可以在光电子行业中获得投资回报,并且可以与公司共同推动发展战略和增值***。
雷军投资的蔚来汽车你买吗?
感觉定位有问题,本人有一辆电动车在开,开电动车的人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续航,蔚来综合续航350公里,冬天实际续航也就200多公里,也就定位在城市里活动,不明白为什么还弄个7座的,这样的续航出去旅游,一路上得一直找充电桩;个人觉得要是出中高端综合续航不在500以上没什么实际的意义,除非不差钱就想玩玩。
谢邀请,本人第一有古董级便宜车开,第二目前50万买不起,(补贴后约30多万),第三目前北方冬天电动车电池差劲。第四续航里程短,第五居住地市内存电设备不方便。所以本人目前不准备购电动汽车。
只是本人实际情况,不谈导向问题。只代表本人。
欢迎有不同见解,不同情况可共同谈讨问题。
联合投资创始人都很牛掰,但是汽车最重要的还是看品质,第一部蔚来ES8预计定价在40万-45万左右,也许想要与汽油车竞争,但续航里程仅有400多公里是远远不能够让广大消费者满足的
NIO House也很牛掰,但是租金8000万一年真的可以一直维持下去吗,电动车的质保一般整车都是3年或10万公里,电池组8年或15万公里,但是难保整车厂不会倒闭呀,毕竟特斯拉已经在国外打出了名气在进入国内,但蔚来还是一个新品牌,只有当它真正能够建立成自己的电动生态圈时,也许能够取得成功
电动汽车我是不考虑的,虽然我是卖电动汽车的,但是我觉得去很远的地方还是要汽车才行,可是汽车又污染环境,电动汽车节能环保对于一些[_a***_]人来说是很好的代步工具,不很适合年轻人开。
蔚来汽车可不简单,2014年11月,蔚来由李斌、刘强东、李想、腾讯、高瓴资本、顺为资本等深刻理解用户的顶尖互联网企业与企业家联合发起创立,并获得淡马锡、百度资本、红杉、厚朴、联想集团、华平、TPG、GIC、IDG、愉悦资本等数十家知名机构投资。
蔚来是立足全球的初创品牌,已在圣何塞、慕尼黑、伦敦、上海等13地设立了研发、设计、生产和商务机构,汇聚了数千名世界顶级的汽车、软件和用户体验的行业人才。
可以看到,蔚来汽车不仅有很多大佬站台,而且背后还有不少投资机构,足可见其雄厚实力。特别是蔚来汽车的创始人李斌,他还是易车公司的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李斌于2000年6月创办易车公司。经过十多年发展,易车已经拥有近3000名员工、业务覆盖全国341个城市,成为中国最大的汽车互联网企业。李斌巨大的投资版图让蔚来汽车的未来不可估量。
现在国家也在倡导低碳出行,新能源汽车开始进入大家日常生活当中,电动汽车未来的市场空间会不断增大。蔚来虽然定位对标特斯拉,但其价格却只有特斯拉对标车型的一半左右,而且首款汽车的价格在40万价位,还能享受不少国家政策补贴,以车企一般发布车型的定价策略,蔚来ES8之后应该还会推出一些价格更为平民的车型。
总的来说,蔚来汽车对我而言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比较期待蔚来汽车未来推出更多车型,有合适的车型当热是会选择购买的。
为什么高瓴资本加持的格力电器,股价没有任何起色?
高瓴加持会给予格力极大的帮助,但企业最后还是要靠业绩说话。
格力对比美的有两大问题,一是过度依赖线下分销,二是产品不够多元化,空调产品占了绝大部分的营收。也正因为此,2020年受疫情影响,格力三季报的营收同比下降18.64%,净利润同比下降38.06%。反观美的,三季报营收同比仅下降-1.81%,净利润同比增长3.29%。对比两家业绩,也难怪美的股价在去年翻了两倍,而格力没有任何起色。
然而在业绩背后,我们也应该看到格力的努力。在高瓴加持下的格力,正逐渐摆脱国企的僵化管理制度,其线上渠道建设已初见成效。截止2020年12月底,“董明珠直播”累计金额已达476.2亿元,而其多产品,全球化的步伐,也随着进出口贸易的回暖而逐步加快。
总结2020年的空调行业,格力依旧在价格和销量上做到了全行业双第一,这是相当不容易的。格力最大的护城河就是他的品牌。当前春节小家电需求旺盛,因原材料涨价缘故,家电的价格也在上涨。而就格力而言,我认为它是最不怕打价格战的。正处在渠道变革期的格力在2020年恰好遇到了疫情导致了业绩滑坡是可以理解的,但我认为其2021年的前景是非常美好的。
最后说一下当前的格力股价,今天的收盘价显示是56.43元,对应市盈率是18.59倍。对比美的股价是98.20元,对应市盈率是23.54倍。其实我们看到,美的的股价虽然20年翻了一倍,但市盈率也就勘勘20倍,美的确实值这个价。但格力目前的股价,我认为是有一定程度低估的。对比高瓴资本19年底的46元的入股价,算上利息成本的话当前的股价已经非常划算,值得重点考虑。若是格力21年业绩大幅回暖的话,可能50多块的格力就再也看不到了。
若觉得回答对你有帮助的朋友,可以加个关注,感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高领资本持仓新能源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高领资本持仓新能源车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