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传统车企新能源车布局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传统车企新能源车布局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传统车企齐发力,各自的新能源布局进展得如何?
问题描述中PPT互联网汽车看似是热度极高但这种状态是“伪繁荣”,因为90%的PPT企业都没有造车的基础储备,不论多高新的科技最终是要落地到车辆才能实现【终端+智能化】,否则只是一个模拟智能系统而已,拿去造游戏机倒是没问题。
PPT造车依靠的是传统车企,但PPT和传统车子是“弱弱联合”的乌合之众,核心技术多见于控制系统而实际新能源汽车最能体现核心技术的电机、电池基本依靠***购,这两点才是成本最高的。
如果后补贴时代过渡到无补贴时代这些品牌多数连控制成本的能力都没有,代工高昂的费用加之动力电池成本的明显提升利润会被压缩到极致,一旦成本高于补贴时代的售价负盈利就要开始了。想要涨价即使连共享或网约领域的市场也不会买单,因为注定会有一批传统车企是无需涨价的。
电动汽车应该比燃油汽车便宜这话是新能源汽车巨头比亚迪的船夫放出的狂言,不过这个人吹过的牛基本都一一实现,电动汽车价格的下探也确实有趋势。
国产车传统车企有制造电池能力的凤毛麟角,在乘用车领域比亚迪是其中的代步,这就是最大的问题。
补贴取消之后成本提升价格势必要上涨,但比亚迪自产的磷酸铁锂和镍钴锰酸锂电池成本也许能低于广泛使用的镍钴锰一半及1/3左右,这个品牌本身就有抗退补的能力所以不会涨价,IGBT核心技术的提升对于续航能力的提升能再次拉低成本。
所以比亚迪涨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那么其他品牌不涨价已经没有优势再涨价等于宣布破产,压力会从车企转嫁到它们的电池供应商。供应商的价格只能逐步下探但比亚迪还有依靠车辆利润或其他十余个领域反哺电池利润的能力,这些是纯粹的电池生产商不具备的优势,价格战达到最后会有一大批电池供应商和新能源品牌消失。
在这场有很大可能性出现的竞争里还有能力留存下的品牌会非常少,个人预测出比亚迪以外还会有长安汽车、北汽新能源、以及吉利汽车,长安北汽已经和比亚迪达成战略合作、吉利自主研发投产电池工厂,这几个品牌或形成联盟或走自研道路,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竞争中生存下来的还是这几个巨头。
PPT企业需要的是一家强有力的代工厂以及廉价的电池,但优质***已经被传统企业把控这些互联网汽车多数会是昙花一现,最理想的结局是成为传统汽车企业的技术研发团队而已。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国内新能源遍地开花,比亚迪,北汽,吉利,长城,长安都在推出各自的新能源汽车,但最早的要属比亚迪了,磷酸铁电池技术十分成熟,比亚迪的新能源客车已经卖到了欧洲市场,国内的唐,宋卖的也不错。但国产新能源产品定位都在中低端,没有像特斯拉级那么高级的,除了最近很火的蔚来,蔚来是一家2014年成立的汽车公司,以互联网思维模式进军汽车行业的车企,推出的ES8定位为豪华级电动SUV,直接对标特斯拉,产量也突破了一万台。我国是石油***匮乏国,大量的石油需要进口,为摆脱石油依赖性,国家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所以新能源汽车将来会越来越多,待电池技术突破瓶颈的时候,也是传统燃油汽车告别历史舞台的时候。
传统能源四大分组?
⒈传统能源亦称常规能源。指在现阶段科学技术水平条件下,人们已经广泛使用、技术上比较成熟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木材等。
⒉传统能源大多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虽然像煤的储量是所有矿物中最丰富的,还有石油和天然气等,由于其不可再生性,这些能源总有消耗完的一天。
第一阵营:上汽通用五菱、特斯拉、比亚迪。他们车企平均月销量过万台。
第二阵营:长城、上汽、蔚来。他们的平均月销在5000台—10000台之间。
第三阵营:广汽、奇瑞、小鹏、理想、长安、一汽-大众。他们的平均月销3000-5000台。
第四阵营:其他车企。
新能源车产销两旺,传统燃油车会“一刀切”的退市吗?
传统燃油车不会“一刀切”的退出市场。因为。
根据中国石油消费总量控制和政策研究项目发布的《中国传统燃油车退出时间表研究》报告,其中对燃油车的退出时间进行了分析预测,也对技术与市场进行了预测,从国家产业及节能规划、从各企业未来发展目标与技术战略出发,通过广泛咨询专家后最终构建了中国产业发展预测模型,确定传统燃油退出"2050未来情景"。基于先松后紧的原则,2020-2030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基于国家目标设定,而2031-2050年则基于"石油消耗总量在2040年和2050年分别较峰值下降55%和80%"来确定,提出燃油退出时间表。
据悉中国将在2050年实现全国禁售燃油车,而在此期间,一线城市的[_a***_]也将在2030年实现全面新能源化,而在2040年时一二线城市的私家燃油车将全面退出市场。
新能源汽车销量环比下降51% 燃油车逆市增长35% 比亚迪的电动梦会变吗?
新能源车,1充电难,能源车多了充电桩不够,太耗时了,以后都上高层了更完蛋。2维修贵,时间长。拿电牛二号说,前杠想换800多,充电桩坏了,3000左右,充电的电池充不上电修电瓶内部上3000多(实际7000多我都没敢说),修好十天半个月,零件等着发过来。3动力不足,续航短,尤其冬天电冻住了,如果冬天上高速就是一种享受,冷,开暖就缺电。4保值率差,5,4年后换电瓶3万左右(别人说的)添上2万就能买新车,旧车扔着可惜不扔怕把人撩半路。6,警察叔叔贴条也得防,停车费涨价也得算吧,充电钱也不少吧,修理钱也不少吧,总之不如油车但有车尾气路检难过,尤其1年半后的车要注意。
中国缺油富煤这个大环境不变,电动车依然是眼下中国解决石油进口问题的唯一办法。除非中国发现一个超级大油田不缺油了,那电动车可能会下吗?整电动车是为了解决石油卡脖子问题。网上的喷子再怎么喷电动车不好,中国依然会大力发展电动车。因为那些喷子的口水不能变成石油啊,不能解决中国进口石油的问题。
新能源汽车本身就是个噱头,成本高,靠国家补贴生活,一旦没有了补贴就露出了原型。价高和几年后换电池是它致命的弱点。为了减少排放污染,可以推广天然气汽车,在高速国道上普及加气站。
感谢邀请回答这个问题,新能源汽车未来肯定是趋势,但是就目前来看新能源汽车从生产到最后销售环节遇到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燃油车市场主导的地位不是短时间能够解决的,针对包括比亚迪在内的众多传统车企纷纷布局新能源汽车行业,借此机会简单谈谈我的观察。
新能源汽车肯定是趋势不***,但是目前处于地方推动车企跟风,消费者不买单的情况
对于新能源汽车开始推广的2017年,我就曾发表过几点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看法,“操之过急”是我对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整体判断。为何会做出这样的判断,几点愚见:
第一、燃油车从开始生产到最后普及花费了100多年,新能源汽车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普及。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燃油汽车开始走入大众视野,最后开始普及已经花费了100多年时间。就拿我国来说燃油汽车普及也不过是上个世纪末的事情(20世纪90年代);新能源汽车提出的时间基本也是21世纪初,我国真正开始大力推广也就不过是近几年的事情(2011年后)。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接受的过程,新能源汽车也是一样。
第二、很多现实问题得不到解决,新能源的热度减退是早晚的事情。市场经济下讲究一个规模化,可以说如今很多地方都认为规模化之后就能解决很多问题。比如:基础配套、高成本、技术问题等,从理论上来说是不错的,但是从消费者来说做“小白鼠”不是每一个人都愿意的。2019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环比下降51%, 燃油车逆市增长35%就是市场给出的答案。车企从事新能源研发、生产的动力并不是市场,而是ZC补贴,当第一波敢于“吃螃蟹”的朋友从新能源身上尝不到多数甜头的时候(尤其是近期频频爆出的新能源汽车质量问题),新能源汽车的热度减退也就必然的事情。
新能源是趋势,解决技术问题和质量问题才是赢得市场的关键
相信不仅仅是比亚迪包括很多跨行做新能源汽车的其他企业都低估了新能源的技术含量和市场需求度,包括格力董明珠在内没有想到新能源汽车市场刚开始没多久就已经开始呈现了一种“血雨腥风”的感觉。加入新能源汽车的不仅仅是过去的传统车企,包括互联网行业、房地产行业等都开始纷纷布局,比如:小鹏汽车、蔚来、恒大的恒驰、董明珠的银隆等,在体验感上并没有绝对优势的新能源汽车能否打败传统汽车?短期内是不可能的,包括多数专家学者都认为5年是最快的了,甚至需要10年的时间。依靠ZC补贴支撑的新能源能够持续多久?要知道几年前的光伏产业的教训还历历在目。新能源是趋势不***,我国能源匮乏的情况确实很严重,这是促使我们加快步入新能源时代的关键,尊重市场规律,敬畏市场应该是我们学会的一件事情。几点愚见:
第一、我国传统车企虽然快速发展了几十年,但是说句实话与外资企业差距还是很明显,传统汽车效仿了几十年尚不能超越,寄托新能源能够弯道超车,合适吗?相比于美国特斯拉从2003年就开始研发新能源汽车不同,我国的蔚来和小鹏成立时间不过是在2014年左右,也就是我国对于新能源汽车进行大力扶持的风口。研发投入比别人少了10年,却想弯道超车,其代价就是中国的消费者做“小白鼠”。
第二、比亚迪在内的传统车企布局新能源汽车无可厚非,做好产品才是赢得市场的关键。图上所示是比亚迪新能源汽车2019年走势图,市场给出了比亚迪答案。在全国新能源汽车走势基本平稳的背景下,比亚迪却出现超过50%的下滑,究竟是什么原因?相信只有比亚迪自己心里清楚。有网友指出,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价格偏高不知道是不是原因,只有大家自己体会了。
综上,作为一名汽车行业的小白来说,比亚迪等传统汽车的布局不是我能揣测的,新能源汽车肯定是趋势不***,但是是否操之过急?就由大家评论了。原创不易,喜欢记得点赞、关注头条号(微信公众号:yongtanfc):勇谈房产经济壹贰叁,更多优质内容继续贡献中。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传统车企新能源车布局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传统车企新能源车布局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