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买新车开空调还是制冷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买新车开空调还是制冷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汽车空调多少度最好?
有关工程师协会制定了舒适图,认为夏季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50%时,感到舒适的人最多。日本认为,夏季温度为19℃-23℃、相对湿度为60%-70%时,感到舒适的人最多。汽车空调工程师也参考上述范围并考虑到车窗与车壁辐射热的影响,制定了汽车舒适性环境指标,其中认为夏季空调可定为21-25℃,冬季空调可定为25-28℃。同时认为,车内温度与外界环境温度不能差距太大,否则会引起乘员不适。一般认为,车内车外的温差,轿车在10℃范围内,大型客车在8-12℃范围内。
为避免“空调病”,如需长时间使用空调器,应定时将车窗打开适当缝隙,保证车内空气新鲜。另外司机们要尽量避免长时间使用空调,一般以不超过1小时为宜。
夏季使用汽车空调应该注意:
许多人喜欢把温度调的很低。殊不知当温度调得过低,会影响身体健康,所以空调温度调整一定要适宜。
人体最适宜的温度是20℃至25℃,超过28℃,人就会觉得闷热。而低于14℃,人就会觉得冷。因此,空调应将车内温度控制在18℃至25℃之间,温度过低容易使人生病。
汽车空调开多少度合适?汽车车内温度最好控制在18℃—25℃之间。一般车厢内外温度差在10℃以内为宜。人体感到最舒服的温度是20℃—25℃。那么超过28℃,人就会感觉燥热;而低于14℃,人就会感觉到冷。
冬天如果需要用到汽车空调,应当先启动汽车,等待几分钟后,发动机会开始预热,发动机温度指针到中间位置后,先打开空调制热,但同时也要把空气循环模式设置为外循环,从而把车内的冷空气排出车外,5分钟后就可以重新设置为内循环了,就可以开车上路了。车辆刚刚启动时,发动机的水温还没有上来,此时马上就打开空调制热会把里面原本就不多的热量吹散出去,每种车的每种发动机都会有其最适合工作的状态,如果温度太高或者太低,不仅会损坏发动机,同时也会增加油耗。
汽车空调是没有制热的功能的,汽车空调的暖风来自发动机的散热,所以冬天需要开启暖风的人不用担心会像夏天制冷那样增加额外的油耗,注意暖风开启的时间即可。同时也提醒大家注意,此文中所提到的空调制热,其实就是代表开启暖风。
认为夏季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50%时,感到舒适的人最多。日本认为,夏季温度为19℃-23℃、相对湿度为60%-70%时,感到舒适的人最多。汽车空调工程师也参考上述范围并考虑到车窗与车壁辐射热的影响,制定了汽车舒适性环境指标,其中认为夏季空调可定为21-25℃,冬季空调可定为25-28℃。同时认为,车内温度与外界环境温度不能差距太大,否则会引起乘员不适。一般认为,车内车外的温差,轿车在10℃范围内,大型客车在8-12℃范围内。
为避免“空调病”,如需长时间使用空调器,应定时将车窗打开适当缝隙,保证车内空气新鲜。另外司机们要尽量避免长时间使用空调,一般以不超过1小时为宜。
夏季使用汽车空调应该注意:
许多人喜欢把温度调的很低。殊不知当温度调得过低,会影响身体健康,所以空调温度调整一定要适宜。
人体最适宜的温度是20℃至25℃,超过28℃,人就会觉得闷热。而低于14℃,人就会觉得冷。因此,空调应将车内温度控制在18℃至25℃之间,温度过低容易使人生病
说那么多大道理,不应该是开车白已感觉舒服半不多嘛?不同的车制冷效果、出风方式不一样。并没有一个死标准的!手动空调的话你开多少度都不合适,需要根据体感经常去调节,一会冷一会热的!自动空调稍微好点,所以一句话:调多调你自己的身体知道!你要硬抗那就没办法了[呲牙]
汽车空调要不要换冷媒?
雪种又称制冷剂,一般5-8年一次,建立在汽车空调质量属于正常水平,劣质空调或者二手车除外。
两年内你发现制冷效果下降,你不妨检查一下汽车空调是否破损、渗漏。
如果经常添加冷媒证明汽车空调或者是某个零件出现问题。
汽车空调需要经常加制冷剂的原因:
1、冷凝器与水箱;冷凝器与水箱的散热情况也会影响空调的使用,长时间不清理会导致冷凝器与水箱被异物灰尘所覆盖。
2、膨胀阀的质量;膨胀阀是制冷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件,一般安装于储液筒和蒸发器之间。劣质的膨胀阀会使制冷剂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3、氟的使用;很多车主认为空调中的氟越多越好,其实并非这样。在加氟过程中,氟的量既不可多也不可少。少了会使空调管内压力不够,多了则压力过大。以上两种情况下,空调都无***常运转制冷。
4、氟的质量与纯度;氟的质量与纯度在车载空调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常劣质的氟会导致空调运转效率低
不需要更换。
制冷剂并不是“消耗品”也不会“变质”,汽车空调制冷胸的管路自然也会严格的密封。因为制冷剂的工作压力要求非常严格,如果有泄露的话制冷剂会快速的挥发,结果则是空调制冷系统快速的变差直到完全失去作用。所以制冷剂是在封闭的环境中运行,只要硬件不损坏则“软件”也不会有消耗。至于是否需要定期保养则需要以空调系统的运行原理,以及制冷剂的特性为基础解析。
以R134A为例,这种制冷剂的沸腾温度(沸点)低至【-26.1℃】,也就是说在绝大部分地区的四季中RA134A都是气态。空调制冷的原理是通过由发动机带动运转的压缩机,驱动这些气态的制冷剂在管路中循环运转;首先其他制冷剂会达到散热器进行降温,之后到干燥罐脱水,随即达到膨胀阀位置受压力影响变成液态。制冷剂从气态变成液态是制冷的基础,因为从液态变回气态叫做蒸发,而蒸发的过程会吸收热量。
制冷剂在达到蒸发器时开始吸热,蒸发器的极限低温也会≥0摄氏度,温度足够让整理剂沸腾。那么制冷剂吸收的自然是蒸发器的热量,蒸发器的温度降低后,由鼓风机将自然热空气吹过低温蒸发器进行冷却,送入车内后即为冷风!——这一个循环中制冷剂进行了气态变液态,液态变气态的两次变化,但两次变化都是在封闭的管路内完成,总量会减少吗?答案很显然是不会减少的,而且最终形态仍然会是气态的R134A,蒸发的过程中既不会损耗也不会使其“变质”。
总结:汽车制冷剂不需要定期更换,判断是否泄漏也很简单,只要车辆启动后打开A/C开关,空调出风口能快速的吹出低温空气即无需进行养护或补充。至于制冷效果不同车辆会有时效差异,因为车内的立体空间有大有小,车辆是否有后排出风口也决定了降温效果,所以检测应以出口风温度为标准。
汽车空调要不要换冷媒?理论上讲,只要空调系统没有发生泄漏,原车冷媒可以不用更换。事实上,也没有谁会无缘无故的更换冷媒。但是这只是针对冷媒本身而言,就压缩机的保养来说,由于冷媒和压缩机油的相融性,适时的更换冷媒(同时更换压缩机油)可以对压缩机起到维护的效果,从而延长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汽车空调冷媒的衰减
汽车空调冷媒,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制冷剂,目前使用量最大的就是R134a环保型制冷剂。其具有无色、无味、无毒的特性,并且重要的是对大气臭氧层不会产生破坏作用。
R134a制冷剂的蒸发温度为-26.5摄氏度(凝固点-101摄氏度),良好的转换能力使其可以快速制冷。当然也和压缩机、膨胀阀的工作效率密不可分。制冷剂在空调系统内的循环过程,由压缩机的工作使其产生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开始,经过冷凝器的冷却变为半液态制冷剂,在蒸发器中产生制冷效果,然后经膨胀阀的流量控制,形成低温、低压的全液态制冷剂结束。在这样一个全封闭、动态的运行过程中,制冷剂要实现快速、正常的流通、循环,就必须降低水分的含量。
但是R134a属于氢氟碳的化合物,具有较强的吸水性。实际上,空调系统内是无法完全杜绝水分的,一方面,制冷剂在生产过程中,产品中会含有微量的水分;另一方面,制冷剂在加入汽车空调系统时,同样会有部分空气无法完全抽干净,这样汽车空调系统中就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水分。问题是:制冷剂和水的化合会形成酸性物质,对空调系统的金属管路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腐蚀。
虽然这种腐蚀极其微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对压缩机内部的侵蚀,将会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结果就是空调制冷效果下降,甚至导致压缩机抱死损坏。
因此我们经常可以遇到这样的情况,车龄较长的汽车,空调制冷效果严重下降,甚至不能产生制冷。但是不可能一下子就更换压缩机,其实可以尝试更换制冷剂,同时更换压缩机油,可能会有奇效。
需要提醒朋友们的是,制冷剂一定要更换品牌、纯正的产品,并且要求质保。通常情况下,低品质的制冷剂衰减会更快,而且无法辨别。
更换制冷剂一定要同时更换压缩机油
汽车压缩机油,也称为冷冻油。为了抵御制冷剂和水分化合生成的酸性成分,压缩机油在基础油中会加入一定比例(大致5%)的抗氧化剂、防锈剂、清洁分散剂和抗磨剂。并且要和制冷剂形成良好的相容性。
基于此,压缩机油在空调系统中将起到4方面的作用:润滑、密封、***热转换和散热。同时,压缩机油在空调系统运行的过程中,不断的冷热交替,并且要不断的为压缩机的运转提供润滑,所以压缩机油和机油一样,也会慢慢的衰减和性能的降低。
这也就是说,其实压缩机同样需要保养,但是由于涉及到制冷剂的更换,因此很少有车主会主动保养压缩机、更换制冷剂。事实上,当压缩机损坏后,可以明显的发现压缩机油变质,或者颜色出现金属灰色。
总结:其实汽车空调在运行一段时间后,是有必要,也必须予以更换制冷剂的。道路很简单,压缩机工作需要润滑,也就会产生磨损,而制冷剂也同时会存在衰减。但是,压缩机的使用又有时间上的局限,因此它的保养也就很容易被忽视。一般来说,汽车使用6-8年左右,就应该更换一次制冷剂,然而现实是,6-8后很多人可能已经又换了新车。也许这就是没人保养压缩机的原因之一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买新车开空调还是制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买新车开空调还是制冷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