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新能源车节税问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新能源车节税问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什么是个人独资公司核定个人所得税征收?是个人独资公司没有企业所得税,只缴纳个人所得吗?
首先不是公司是企业,只有企业才有可能个人所得税适用核定征收的方式。
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投资人如果是自然人,可以向当地税务局申请个人所得税***用核定征收的方式纳税。
下面就大家常犯的三点误区,来详细解释一下。
名称误区
有些人觉得很奇怪,明明"所得税"全称是“企业所得税”,为什么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用缴纳企业所得税。
个人觉得,那是因为个人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最终的责任一定是由合伙人来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而公司制的企业是以注册资本为限来承担责任!
所以别看叫企业,实际上是要按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直接由合伙人来缴纳个人所得税。
适用范围误区
一般都觉得个人独资企业好啊,分红个税税率适用核定征收,只有5%不到,如果你作为想要设立个人独资企业的小老板,只掌握到这种程度,是要出大事的!
个人独资企业并不是天生的就能享受核定征收的政策,目前只在重庆万州、江苏苏州、上海崇明岛、山东威海等一些城市享有这个税收优惠政策。
哪些企业/公司的个人所得税可以核定征收?
一、个人所得税核定征收,目前只有个人独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有这个可能。
二、除上述外,无论是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还是一人独资的有限公司,抑或是合伙企业,个人所得税都不会被核定征收。
基于此,上述所谓的“个人独资公司”应该为个人独资企业。那么个人独资企业具备哪些条件,其经营者的个人所得税有可能***取核定征收方式?
一、个人独资企业未达到规定的设置账簿的条件
个人独资企业注册资金或投资资金不超过20万元,或者其月度的收入不超过4万元,是可以不用设置账簿的。在不设置账簿的情况下,经营者个人所得税征收,基本***取核定征收的方式。
二、在地方***为招商设立的园区注册
地方***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划定一个地区范围作为招商园区,这个园区或者叫高新产业园区、人力***产业园区等,园区交由某个公司运作,在这个园区注册的个人独资企业,其个人所得税可以***取核定征收的方式。
进行上述了解后,那么个人独资企业的个税核定征收有哪几种方式呢?
个人所得税核定征收,有以下三种方式:
谢谢邀请。不是企业都交企业所得税,个人独资企业是不缴纳企业所得税,只缴纳个人所得税的。
企业主要有个体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制企业。只有公司制企业是缴纳企业所得税。
个人独资企业是适用5%-35%五级累进税率。但是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申请核定征收。比如没有设账簿;设了账簿但是账目混乱、资料不全,不能查账;未按规定申报等(详情咨询当地税务局)。
核定征收时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应税所得率*适用分级税率-速算扣除数。
以上个人理解,如有不同意见,欢迎评论区讨论。
楼主应该是笔误,想问的是个人独资企业只缴纳个人所得税,而不缴纳企业所得税的问题。
个人独资公司与个人独资企业是两个概念,两字只差,性质不同。
个人独资公司应该叫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指属于公司全部股份或者资产都只属于一个股东的公司,且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的是有限责任,是公司的一种,是拥有法人资格的,是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的,股东在进行利润分配的时候还得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
而个人独资企业是由一个自然人投资的独资企业,即为个人出资经营、归个人所有和控制、由个人承担经营风险和享有全部经营收益的企业,对公司承担的是无限责任,不具备法人资格,不用缴纳企业所得税,缴纳的是个人所得税。
针对企业的经营利润所得,只需要缴纳一种所得税。而一般企业均缴纳企业所得税。个人独资企业由于属于个人出资,自负盈亏,无限责任性质,与个体户一样,不缴纳企业所得税,缴纳的是个人所得税,其利润直接归个人所有,没有利润分配的问题,所以企业利润转给独资者时不再涉及个税问题。
而其个税缴纳分为查账征收与核定征收,查账征收就按照收入成本计算利润按照5%-35%税率表计算;核定征收一般是收入*应税所得率(10%左右),然后再对照税率表。
优势:自然是只缴纳个人所得税带来的。
举例说明:A企业年销售100万,成本费用80万,最终利润20万全部分配给投资人个人,不考虑其他税种。
一人有限公司情况下,企业所得税20*5%(最新优惠下)=1万元,利润分配时个税(20-1)*20%=3.8万元,总体税收1+3.8=4.8万元。
个人独资企业情况下:
个人独资是介于个体工商户与有限公司之间的一种企业,在国家财税200091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取消个人独资企业缴纳企业所得税改缴纳个体户的个人所得税,核定征收政策不是每一个个人独资企业都可以享受到的,核定征收政策一般都是出在国家级经济园区,不是每一个地方都可以直接核定征收的,现代服务业核定率10%商贸业核定率5%,所得税计算:营业额/不含税*核定征收率*个体五级累进
开普通发票,三十万内免税的,需要对公走账吗?为何?
【困困账坊认为】:开具***的意义就是要证明物品所有权或资金所有权的转移,它为“对公走账”而生,是其***。所以为了让资金流动真实存在,两者必须相伴相生。而“三十万内免税”是税法的优惠政策与依据《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的账务处理从出发点就有着本质的差异 —— 不纳税不是不入账,两者的“原则“是不一样的。
企业的目标是为了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所以他并不是固定的为某一个人负责,却是为了数个利益群体谋求福祉。关系着真金白银的诱惑,人与人之间需要一个相对公开的数据才能趋于信任。而第三方金融机构的银行就很好的为这种“痕迹”承担了责任。
它是未达起征点免缴增值税的一种优惠政策,并不是“免税”,对于关于经营所得的企业所得税,涉及民事关系协议的印花税,以及水利基金都不在免除范围。恰恰免缴的增值税还加重了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计入“营业外收入”。
举例:小规模纳税人3月份开具***10000元,会计科目如下:
借:银行存款 1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08.74
应交税金 —— 应交增值税 291.26
未达起征点,当月免缴增值税,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交税金 —— 应交增值税 291.26
开什么***,是否免税,跟与要不要走公账,还真是毫无关联的两件事。
现金管理办法里不允许公司坐收坐支,是出于税务管理的要求;
要求公司与老板“公私分明”,必须有对公账户,且必须有健全的财务核算,是公司法和会计核算的要求;
说白了,不能走私账,一方面是要防止公司借此偷税漏税,另一方面,则是要保护公司债权人的利益。
所以,如果是正规的公司,且是一般纳税人身份,那不管开的是普通***还是增值税专用***,不管这个增值税是否免税,不管最后的所得税是否免税,只要业务真实发生了,那回款自然是需要对公走账的。
那什么时候可以对私呢?可能有这样一些情形:
个体户性质。便利店、超市、饭馆这种跟终端消费者打交道的生意,现金收支,也没办法对公。没有健全的财务核算的小规模纳税人。可能都没建财务账,只管了流水,那只要按期申报纳税基本也能过得去。类似的还有个人独资企业,因为不涉及企业所得税,有时候也会没那么规范,关键还是最后把纳税申报做准确。
以上,纯属探讨,可能有不对之处,也欢迎指正。
开30万普通***,并且在30万免税额度之内,要不要走对公账户?
根据题意,这个公司为小规模纳税人,每季度申报增值税。根据目前最新的税收优惠政策,30万在免征增值税的范畴之内。
那么到底要不要走对公账户呢?
实际上从经营的角度出发,并没有任何规定要求企业必须用对公账户收款。企业可以用现金,但30万现金金额太大,现在买个菜都用微信移动支付了,30万收现金,可能不大。也可以转账,比如转到公司工行,也有可能有人用个人账户收款。不管怎么说,钱到了我可以控制的账户,就算我收到货款了。当然还可以用票据,比如银行承兑,纸质的或者电子承兑都可以。
收款怎么收都可以,但是为了防范税务风险,建议走对公账户。为什么呢?因为资金流是一致的。
好多单位的账都在代理上做,代理嘛,具体做啥,是要根据公司提供的单据来做的。但是应该提供什么单据,什么业务往来应该做到账上,公司的非财务人员就不懂了。经常的出现,本来已经用银行承兑收款了,但账上因为没有提供收款凭据,还牢牢挂在账上,年复一年。再比如支付的保证金,付款的时候没做帐,收款的时候做了,也没说明是保证金,结果也是造成账面好多长期没有发生额的往来账项。时间一长,人员更迭,估计都搞不明白这些是怎么来的了。
但是财务资料是要保存好多年的,虽然公司认为交易完成了,没什么风险了,但***毕竟是涉税业务,***如以后上下游客户出现问题,牵连到公司,税局来核查,能保证自己说的明白吗?记账的目的是为了用帐,特别是在人员变换这么频繁的情况下,保持业务流程的规范才能给自己规避风险。
不管企业是否享受税收优惠,涉及***的业务一般会查四流是否一致。即合同流,***流,货物流,资金流。用对公账户收款就保证了资金流绝对一致。银行的数据库是不会***的,任何时候查询,这一笔资金的流向都十分清晰。***如用纸质的银行承兑汇票呢?那上下游记账内容不一致的情况就很大,那么漏洞就存在了,只有对公交易,才能保证上下游双方的记账内容保持一致。
至于说用个人账户收公司货款,并且还是在开具了***以后,那简直就是掩耳盗铃,授人以柄啊。有过第一次,那就可能存在第二次,那就可以顺便查查是否存在未开票收入通过个人账户收款。
以现在的金税三期之严,增值税根本没有筹划空间,相反,很多小规模企业并没有用好税收优惠政策,既然季度销售额不超过30万免税,为啥不能堂堂正正做无票收入?不做收入,能源不停消耗,人工不断支出,可真的就是长亏不倒的企业了,反而会成为税务局重点监控的对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新能源车节税问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新能源车节税问题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