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新能源车供给不足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新能源车供给不足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对于新能源车,你们怎么看?
新能源车的发展有点太急功近利的意思。急于发展电动车,毕竟现在相应的配套都还没有跟上,后期的更换电池费用也过于高昂,充电时间过长,限制了通勤范围。应该等到技术有了长足进步,不能说完全替代传统动力吧,最起码后期保养或充电时间上基本能和加油时间相媲美。那么才有发展的好势头,目前头一批吃螃蟹的人大都后悔,
我学理工的,一直从事技术工作,对这个新能源不清楚如何定义,很显然所问就是有代表性的电动车,即新能源车为代表的,以电池为动力能量,只是能量的简单转换,称新能源角度个人认为还有距离,所以我不认同这个观念
提这个问题的人,初衷是用电瓶做动力的车该不该叫新能源车。我所以不叫汽车因为该车已经没有汽油发动机了。电出来大家都知道已经很多年了,如果电代替汽油就变成新能源了,这种叫法也就中国吧,哪电动自行车该不该叫新能源呢?其实这是一个打着新能源的幌子罢了,骗取国家补贴而已了
站在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来讲,发展新能源汽车是非常有必要的。
首先石油作为目前运输工具的主要燃料,它的储量有限,总会有使用完的一天。而且车尾气的排放导致了气候的污染,可能还没等到时候开***完的时候,环境已经被污染的无法居住了。
新能源汽车这个产物个人看来是个升维产物,目前我们已经越过了传统发电模式,大部分电量都是使用水力发电、风力发电、核电等清洁发电设备。所产出的电力再由电离机转化为动力,代替以传统石油驱动的发动机。
目前新能源车这个产物无疑是人类科技的一个***,但是在社会上许多商人却借此为噱头中饱私囊,营造泡沫,无疑是对这项科学进步的阻拦。只有真正让这项技术市场化,平民化,这才有存在的意义
我理解的新能源,应该是通过环保节能技术进行能源置换,进行能源自动供给,不产生二次污染。例如太阳能、水能、风能这是来自大自然的能源,还是比较有优势的。但是至于新能源汽车,我个人认为电池的技术瓶颈尚未攻破,能源置换自动供给优化技术还成熟,废旧电池没有完善的后处理及循环使用的技术支持,很容易造成更大更坏的二次污染。这就是我对新能源的看法。
今天原油价格暴跌20%,为什么?
感谢邀请!
当沙特打响价格战的第一枪后,人们对石油价格前期低点26.05美元的防守,已经没有任何预期了,石油价格可能会下跌至1985年的9.75美元/桶。
如果其前还有减产***的保证,现在的石油产量爆发,以及需求在***疫情的全球蔓延对经济冲击的不可抗力急剧萎缩的前提下,这样的石油价格可能在不久就会到来的。
截止目前,美原油已经触及到27.34美元/桶,日内跌幅扩大至32.31%;布伦特石油价格下跌到31.02美元/桶,当前保持的跌幅在29.01%。全球石油市场的至暗时刻可能已经到了。
沙特决定在4月份将产量总当前的***0万桶/天增加至1100万桶/天,显然,沙特不是草率的,而是要通过价格战,逼迫俄罗斯重新回到谈判。
据FGE的一份报告,如果原油价格跌至20多美元,俄罗斯可能会在三个月内做出妥协;但是如果价格保持在40多美元,要妥协可能需要长达一年的时间。
FGE***Fereidun Fesharaki在报告中说,俄罗斯可以容忍40美元/桶的油价,但不能容忍20多美元。低于50美元/桶的价格将对OPEC造成严重伤害,并且各方都会有强烈的妥协动力。
(全球石油价格历史大跌的幅度)
今天油价的暴跌,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沙特对于出口油价的调低以及决定大幅度增长。
虽然总的来说现在油价受到了页岩油产能上升和国际大环境拖累的影响,并且叠加了近期疫情,对于经济的冲击导致油价走低,但是这一次油价直接跌到了30美元左右,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沙特的决定。
3月6日沙特等欧佩克国家与俄罗斯减产协议破裂,俄罗斯坚称希望维持现有的减产协议,而不同意进一步减产,这与欧佩克国家的利益相作。实话实说,减产确实不能够维持俄罗斯的利益,因为俄罗斯更多通过管线出口,削减产量,相当于削减掉了自己的市场份额,因此进一步的减产是俄罗斯所无法承受的。
减产协议破裂之后,沙特就决定大幅度的增加产能,降低油价,用来迫使俄罗斯与自己达成协议,同时也对北美页岩油的产能产生冲击,因为北美页岩油的成本价是在50美元左右,这样低廉的邮件维持一段时间,北美页岩油企业可能会大量破产,导致油价上升,这与欧佩克原先的目的是一致的。
虽然说页岩气革命之后,欧佩克国家对于油价的控制能力下降了,但是在50美元的页岩油***以下,欧佩克国家对于油价的控制能力还是绝对存在的,这一次的下跌就是欧佩克能力的最直接反应。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新能源车供给不足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新能源车供给不足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