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未来新能源车老大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未来新能源车老大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谁才是新能源老大?
新能源电池方面现在谈老大没什么意义,技术还在迅速升级中和传统动力比充其量说个各有千秋,谁包括宁德和比亚迪之外的技术上突破了,要灭掉现在的电池厂也就一两年的事吧。
未来2-3年内电动汽车的技术能够达到什么程度?
一,锂电池
锂是最轻金属,原子量是7,由质子3个,中子4个,电子内层2个,外层有1个电子围绕在外,这样结构很容易失去外层电子,从原子结构分析只有锂最合适作电池极片材料,再加其他元素仅仅为了保证锂为基料电池安全性,在元素週期表中再没有其他锂的替代元素!故所作工作都是小改小闹,无法改变是锂原子的特性,故进展慢!当然电容结构电池关键要突破绝缘材料在几十微米甚至几微米厚度时的耐压性能,均一性及抗老化性能。锂电池今后发展方向是提高安全性及快速充放电性能,固态锂电池的进步,可使锂电池体积减小点,安全性能提高而已,不可能替代长途行车,军用车辆,特种车辆,大卡,仅适合城市代步用车。
二,燃料电池车
燃料电池发展已有五十年历史,而且在潜艇上已经用氢一氨燃料电池,在潜艇潜水状态驱动潜艇,也出现燃料电池汽车,氢电池,其中氢一氧燃料电池优点是真正达到零排放,而锂电池在各环节中无法达到真正零排放,是伪零排放,燃料电池最大问题:1,必须要氧化剂及还原剂两种燃料;2,必须要有高压氢气瓶或吸附氢的贮罐和氧化剂及贮罐,目前不能直接用空气中氧气这样氢燃料,氧化剂和容器重量比燃油重量的三倍左右,而且需要同一时间里充氢燃料及氧化剂,是相当危险的,安全第一。
3,催化膜是关键,它的效率,反应速度,反应器体积及重量,气候冷热对初始反应的影响,催化膜在运行温度肯定会升高,那时氧化剂对膜和催化剂氧化作用下,它的寿命能否达到八年无故障?另外起步滞后问题,燃料电化学反应有一定滯后时间,从而冷车起步需要一定时间,为了改善起步性能,必须装电池,电池容量肯定超过燃油车几倍,这样一描述氢燃料电池汽车也是一个大胖子,要减肥,需要时间。
三,燃油车改进
1,燃油***用煤加氢制人造汽油;
2,提高目前燃油车发动机效率,内燃机属于卡若循环,将压缩比进一步提高,可以提高热效率。
四,我估计今后二十年内这锂电池,氢燃料电池,燃油车这三种车都存在,谁进步快,将淘汰其他,但我估计燃油车二十年后还是老大,电池车在大城市成为代步主流车,氢燃料电池在夾缝中求生!
现在已经有600公里的了,感觉未来两三年1000公里基本成常态了。所以想换电动车最好再等等,还有充电桩的网点建设情况。
电动汽车结构远没有燃油车复杂,只是电池的成本比较高而已。再加上是新鲜事物没有经过残酷的市场竞争,厂家正可以借此机会牟取暴利。发展电动车既然是国家的弯道超车策略,未来肯定还是市场的主导方向,当然还有配套的电池环保回收问题。以本人几十年的市场经验,感觉油电混动其实才应该是近10-20年的发展方向。
现在国家新能源补贴和双积分政策,确实在逼着厂家和市场进行新能源产业链的打造。
但是就现在而言还在极其基础的建设阶段,在大功率充电桩铺设,核能等清洁能源厂的建设,都不足以支撑纯电车的爆发发展。
汽车产业链,最大问题是电池,电池基本到达单位体积极限容量,突破电池技术目前为止好像没什么方向。建设巨多的充电桩好像也是***浪费。
厂商目前为止生产原动力不足,开发成本和运营成本总不能一直靠补贴去生存。生产企业目前主要合资品牌多以和国内企业合作合资贴标低端或低价的新品牌号称技术输出以破解我国双积分政策带来的行政压力。能拖一天就多拖一天。
所以在人口聚集地区,空气环境压力大的区域,新能源应该会有不错的发展。中西部还是合适发展高效燃烧动力混合动力车。
我国规划好像是2050年全面禁家用燃油车。希望10年后电池技术有突破,20年全国清洁能源开发利用能大幅降低用电成本。
总的来讲2到3年不会有什么大的发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未来新能源车老大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未来新能源车老大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