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新能源车新数据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新能源车新数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2021年第一季度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排名?
2021 年第一季度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如图表,前五名如下:
第1名 特斯拉 Model 3: 126716 辆。
第3名 特斯拉 Model Y: 56064 辆。
第4名 比亚迪 汉 EV: 21354 辆。
排在之后的还有日产聆风、Aion S、现代 Kona EV、沃尔沃 XC60 PHEV、奥迪 e-tron 等车型。
新能源车市场占有率数据?
据中汽协最新消息,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9万辆和32.1万辆,同比均增长1.8倍,其渗透率已提升至17.8%,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更是接近20%。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按照此态势发展,我国有望提前实现“2025年新能源汽车20%市场份额”的中长期规划目标。
据中汽协统计,8月我国新车销量179.9万辆,同比下降17.8%。1-8月,汽车新车销量1655.6万辆,同比增长13.7%。陈士华分析认为,8月汽车产销降幅之所以进一步扩大,主要受国内疫情和马来西亚疫情的影响,叠加需求增加,供应链风险提升,导致减产压力进一步加大;此外,产销的波动也与去年同期基数较高有关。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芯片短缺显著影响了企业生产***,但汽车累计产销与2019年同期数据相比仍呈现微增,说明汽车市场总体运行平稳。
新能源汽车销售数据三季度连跌,有人说对资本吸引力下降,新能源汽车会未红就凉吗?
在“车市寒冬”中谁能躲得过?
新能源汽车也是汽车,车市整体的下滑不仅只针对燃油动力汽车,不过造成车市整体下滑的原因应有电动汽车的因素。第一原因为消费市场可能的趋于饱和,然而综合换车刚需群体的庞大基础,这一理由并不充分;第二原因是油电转型过于生硬,但新能源汽车尚未达到高水平,这点应为导致销量曲线走低的主要原因。
所谓的新能源汽车尚未达到高水平,主要指续航里程仍没有达到同价位燃油动力汽车的标准,其次则是价格整体的偏高。想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的技术研发突破以及打开市场的竞争,而目前以自主品牌为主的新能源汽车几乎没有其他车系的竞品,结果则必然导致价格结构的整体偏高,同时也缺少技术升级的欲望,即使有技术储备也会像挤牙膏一样慢慢的释放——因为大家都在这一水平线,爱买不买喽。
所以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很难出现绝对的逆势上涨,与车市走势相同出现下滑不足为奇;至于电动汽车“未红就凉”那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场景,因为最终凉的必然是燃油动力汽车。
原因1:已探明的不足2000亿吨石油储备,全球石油年均消耗量超57亿吨,不足支撑全球消耗35年的石油已经给燃油动力汽车下了“病危通知书”,停产停售只是时间问题。
原因2:仅国内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2.4亿台,其中新能源电动以及混动汽车只有不足400万台;剩下的燃油车每年造成的排放量要按亿吨计算,对空气质量的破坏已经非常严重,人是需要呼吸空气的。
原因3:2.4亿台的汽车造成了夸张的石油消耗,进口石油的比例接近70%,所有不用抱怨油价高因为没有控制的能力。而只有掌握能源才能具备经济发展和安定的能力,所以摆脱石油转型电能是必然的发展方向。
这就是电动汽车会成为未来发展趋势,燃油动力汽车必然会成为过去式的原因。全球知名的车企如福特林肯、大众汽车、丰田汽车、奔驰戴勒姆、FAC集团等等品牌均公布了燃油车的停产时间,哪种车型在倒计时呢?
本文由天和Auto撰写,内容请勿站外半圆,欢迎转发留言关注。
现在是全球汽车市场都在下滑,新能源汽车也难以独善其身。我们国内确实有几家靠资本运作新兴的新能源汽车公司,对他们来说,资本市场的风吹草动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但更多的传统汽车公司也都有新能源车型项目,资本市场对这些公司的影响相对较小。整个汽车市场完全复苏还需要一段时间,那些造车新势力能不能坚持下去不好说。
新能源大数据研究什么?
依托数据治理和数据分析产品,总结十多年行业沉淀经验,形成应急与能源大数据解决方案,为各级应急管理部门、煤监机构、能源管理部门和能源企业,提供互联网+监管、电子政务、智慧企业、智慧矿山等解决方案及技术服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新能源车新数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新能源车新数据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