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自主品牌车新能源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自主品牌车新能源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何评价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
这个恐怕很难了,因为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在美国市场有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一一特斯拉。
当我们的新能源还在靠补贴和积分苦撑时,特斯拉已开始仅仅靠卖车赚钱了!
2018年10月25日,北美市值最高的车企、电动车制造商特斯拉发布了自己的Q3财报,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这家已经创立15年的电动车制造商,仅仅通过卖车,实现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季度盈利。
特斯拉Q3卖出了83775辆电动车,其中包括56065辆Model 3,营业额达68亿美金,净利润为3.12亿美金,其中卖新能源积分所得为5200万美金。
单就产能来说,第三季度,特斯拉总共生产了 80142 辆新车,其中 Model 3 为 53239 辆,Model S 和 Model X 共计生产 26903 辆。
而事实上,特斯拉的Model 3的产能爬坡工作,还只完成了一半。在整个Q3,周产量为4300辆,9月最后一周的产量为5300辆,接下来的产能爬坡***是周产7000辆Model 3。特斯拉成功地突破所谓的「产能地狱」。
特斯拉表示,第三季度 Model 3 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劳动时间减少了 30%。随着产能的拔升,Model 3 的毛利率水涨船高,由上季度的 5% 飙升至 20% 以上。
特斯拉的市值已超过宝马,2019年将在上海生产毛豆3。而国内的新能源车企似乎不明方向,一味依赖***补贴,我们拿什么在别人的地盘去竞争!
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合资车能否站稳市场?
如今合资品牌,需要面对的,已经不仅仅是自主新能源了。哪怕面对自主品牌的燃油车型时,已经有节节败的趋势了。就在上个月,比亚迪以接近22万辆的总销量,力压众多海外品牌,再次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的王者。
而在9月份,奇瑞汽车已经超越上汽大众,紧随比亚迪、一汽大众之后,成为厂商批发量第三的存在。而吉利汽车、长安汽车,在9月批发量,也是分别排在第四和第六!可见,合资品牌需要面对的,已经不是单车价位较高、备受市场喜欢的比亚迪了!
其实,有这样的结果,也怪不得别人!毕竟,从技术角度讲,比亚迪的混动、纯电确实有先人一步的优势。但是,在燃油车型上的技术底蕴,合资比不过国产品牌吗?当然不是,只不过合资品牌、豪华品牌,多年以来,一直在透支品牌的信誉度。比如在事关安全方面的减配,以及降低成本,导致品控屡屡发生问题。这些,都已经大量的透支自己的品牌影响力。
反之,国产车型,却用更大、更舒适的乘坐体验、同价位更强的动力、更安全的车身用料,以及更丰富的科技配置,加上三大件品质,已经能达到同级一线水平。而更实惠的国产车型,肯定能获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说实话,一些合资品牌,落得如此境地,也怪不得别人,是自己把自己玩坏了!一直把国人当做韭菜,咱们也不能总是用热脸贴冷***吧!所以,鸡飞蛋打的结局是正常的。
现在的局势来看,合资车的市场正在被自主品牌蚕食,市场就那么大,得此失彼。
比亚迪已经成为国内新能源的领头羊,同时销量也很有可能成为单一品牌的销冠。
以前自主品牌主打低端车型,现在向中高端发起进攻,百万以上的车型还是个空缺,相信随着时间的发现越来越多的车型会出现,并且热销。
合资车的转型速度太慢,很多都沉浸在燃油车以往的狂欢中,电动汽车研发太少,没有足够的重视也造成了销量的逐渐决堤。
比亚迪现在已经在新能源上站稳了脚跟,吉利汽车布局众多品牌的铺设,长城在新能源和硬派越野中持续发力,也取得了不错的结果。
纯电动汽车,20万内有不错的合资车选择吗?和自主品牌车型谁更好?
新能源现在,比较火的就是电动汽车。20万以内,合资的纯电动车,几乎没有。小鹏新能源,优惠完大致15-20之间。如果油电混动,雅阁,凯美瑞可以考虑。目前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型,市场反应还不错,比如秦,宋唐,吉利帝豪。个人建议,目前市场上新能源续航里程基本上多的在300公里。如果有时需要跑长途,就比较困难。可以考虑一下混动车型,比较方便。如果真要纯电动,可以考虑一下自主品牌。
现在国内市场20万内确实已经有几款合资车可以选择了,比如去年上市的轩逸纯电,还有今年上市的别克VELITE 6,下半年大众的朗逸纯电也会上市。但是合资品牌纯电车型的配置和续航里程在国内市场是比较偏落后的。尽管现在都2019年了,但是每次看到合资品牌发布纯电动新车的时候,我都仿佛穿越回了三年前,这是因为合资品牌的纯电动汽车在续航方面和现在自主品牌车差距很大。
338公里续航的轩逸纯电
301公里的别克VELITE 6
拿日产轩逸来说,它的续航里程是338km,别克VELITE 6则只有301km,而大众下半年要上市的纯电版朗逸,续航只有278km……那么中国市场自主品牌的纯电动汽车在2019年是什么状态的呢?
做一张表格给你看吧,吉利的几何A,最高达到500km续航、蔚来的 ES6,最高续航里程达到510km,所以从续航角度来看,合资品牌的纯电动汽车肯定是落后时代的,或许可以说是没有太多诚意,只是象征性而已。
朗逸纯电,续航仅有278公里
还有就是合资品牌的纯电动汽车并不是完全正向研发的,可以说95%都是基于现款的汽油版改造而来,并且选择的是入门车,所以买合资品牌的纯电动车还要忍受的一点就是极低的配置。
通过上面表格可以看到,相同的价格,几何 A 配备了L2自动[_a***_]系统,带自动泊车、360度倒车影像、抬头显示、手机无线充电等等尖端配置,而轩逸纯电、朗逸纯电这些汽油车时代的冠军车型,在纯电动市场无论是续航还是配置,都和自主品牌差距太大,但是价格可并不便宜,所以配置方面合资车与自主品牌车的巨大差距,也是我不推荐选择的一个原因。
所以我的综合观点是,现阶段合资车完全不建议购买,毕竟车是拿来开的,续航是第一位的,在有了续航的基础下,才能考虑更多其他因素,例如品牌。而且我个人认为,合资品牌目前在纯电动市场的占有率和认可度其实远不如几何 A 这样的自主品牌车型出色,所以如果你的预算在20万内,
比亚迪的超跑定名为汉,自主品牌超跑靠谱吗?
比亚迪E-SEED GT作为国产超跑应该是最靠谱的一台,但也别抱有高质低价的期望,这台车象征意义更大。
E-SEED GT是否可靠首先要看驱动系统,这台车预计会有两种动力版本,分别为纯电和插电式混动。
①·纯电汽车比亚迪在单一领域内有绝对话语权,可以尝试除比亚迪以外是否还有第二家能集电机、动力电池、电控系统三大总成垂直研发生产的车企,以现有数据仅此一家。众所周知强劲的动力元、优秀的传动元有很多知名供应商,但优秀的总成不一定都能够匹配出理想的效果,尤其是加入控制系统后也是对稳定性的考验。
比亚迪垂直生产核心总成对各自参数的掌握程度绝对是100%,在两大总成的匹配以及与控制系统的优化方面能够做到极致,尤其是E-33111平台高度集成后已经成为一体化的平台,其中包括各个等级的汽车平台。
以这种高度集成的平台造车显然稳定性更高,至少不是所谓的新势力品牌包括特斯拉可以媲美的。
其次镍钴锰酸锂电池成组能量密度达到160GW/KG,在敢于公布数据的车企中目前最高;其电池组稳定性在业界也是相当高的水平,尤其是高温稳定性要比某些超跑使用的镍钴铝电池高数倍,因为点着了车也没烧着电池组,核心三电有保证剩下的只有作为超跑是否有操控了。
而汉目前还没有开放试驾,只能预测为汉斯作为奔驰运动组的前专家***的平台并不会让这台车令人失望,在比亚迪的风洞实验室和智能悬架测试平台上打造至少不会差。
②·插电式混动系统可以说是目前最理想的超跑动力系统,其稳定性可以参考542平台的唐和宋,至少在经历了几年的市场验证后质量还是足够稳定的。电驱系统前后双电没有问题,多出的BSG发电启动一体机与发动机集成实现了轻混的节油和高效点火,不过542的BSG电机与一般的轻混不同,而是更像F1。
BSG电机源自F1赛车的技术,足够大功率的B电机可以在加速阶段***发力,其次F1上的混动系统还能***增压器提高增压效率;不过汉属于强混可以利用电动汽恒扭矩起步,在起步后再利用电机将发动机带到高转速启动扭矩输出会更加直接,这是542的特点。
至于内燃机方面汉预计会搭载已经点火成功的全新2.0T直喷机,参数如何还没有实锤信息,不过热效率能达到38%估计至少会向一线国产2.0T看齐,***汉实现的2.9秒破百还是能做到的。
纯电、混动两种技术平台比亚迪还是可以吹些牛的,最起码技术是吹牛的资本,汉的表现应该不会令人失望。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自主品牌车新能源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自主品牌车新能源车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