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银隆新能源商务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银隆新能源商务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王健林投5亿给董明珠造车,如今赚到钱了吗?
王健林投5个亿给董明珠造车,其实现在看起来更像是友情赞助,因为这钱现在基本上算打水漂了。
1.董明珠的造车梦
董明珠自然不是突然心血来潮就开始造车,而是在当前格力的营收已经到达天花板后,董明珠想给格力扩充下产品品类,并顺带稳固她在格力的地位。况且小汽车算是每家的标配,董明珠很看好汽车市场的前景,于是义无反顾的投入了造车领域。
在启动资金上董明珠拿出了25个亿,担心可能会不太够,于是还说动了好朋友王健林投资了5个亿,这样董明珠的造车梦终于开始了。
2.董明珠的小算盘
董明珠造车算的上是有的放矢,不仅瞄准了国家补贴额度比较大的新能源汽车领域,并且也没有执着于主流的轿车,而是把重心放在了SUV与MPV上。起码在战略上,董明珠真的做的没毛病。
有了启动资金和人脉,造车自然不是难事。很快新能源汽车生产下线,果然一下子吸引了大家眼球,因为车标居然有五个环,比奥迪还多一个!我就不多说了,上图给大家看看。
3.董明珠的造车梦碎了
银隆的钛酸锂电池,成本高、续航差、能量密度低,其它电车都已轻松达到300km以上时,银隆还为达到200km而努力。董明珠投资银隆,又是其***所为,连基本的尽职调查似乎都没有,又是财务窟窿,又是技术落后。董明珠在新产业中的接二连三失败,足已证明其不是一位真正的企业家。
谢谢您的问题。王健林给董明珠投入5亿造车,应该很快就见到成效。
董明珠坚持造车的逻辑。董明珠造车不是简单的跨界,而是为了格力的长远发展。一方面,格力做了多年的汽车空调,没有得到应用和认可。现在有了银隆新能源汽车这个平台,格力汽车空调得以应用,既服务的银隆,也提升了格力技术应用和销售业绩。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是今后大势所趋,现在是市场的投入和培育期,必须尽早入局,也为了格力新的效益增长点。王健林也是相信董明珠的眼光,没有犹豫就投入。
董明珠造车成功的核心。新能源汽车好不好,关键看电池,比亚迪就是电池技术很过硬。银隆新能源的核心技术是钛酸锂电池,这也是被董明珠格外看重的。就算格力收购不了银隆,董明珠也要拉上王健林共同增资30亿元,买入珠海银隆22%的股份。董明珠认为,钛酸锂电池安全性比较高,适用于极寒天气,使用寿命比较长,随着储能技术和材料的发展,续航能力会越来越强,出货量会大幅增加。董明珠和王健林赌的是未来技术前景。
董明珠造车已初见成效。第一,汽车行业没有看轻董明珠跨界造车,尽管董明珠有时候对汽车行业语出惊人,但很多车企还是愿意跟董明珠寻求合作机会。第二,2018年银隆新能源客车销售了同比增长10%,位居行业第三名,并没有受到去年大股东侵占风波的影响。第三,业内权威统计,今年截至2月底,珠海银隆动力电池装机电量(市场占有率)升至全国第五,约为0.06GWh。要知道在1月份还没有进入前十,发展迅猛,可见一斑。第四,新能源汽车整个行业高速发展也给董明珠带来了信心。第五,银隆新能源已经涵盖了SUV、中巴、大巴等多种车型,可以满足细分市场需要。第六,下一步关键要实现电池技术提升,只要行驶距离超过200多公里,就形成了比较强的竞争力。第七,银隆新能源汽车有格力品牌的背书,格力推进全球化,也会给银隆源汽车带来新的机遇。欢迎关注,批评指正。
王健林和5字不投缘,之前给儿子5个亿练手,结果5亿没了还赔了20个亿,加起来25亿。
给董大姐5亿造车,也打水漂了。细算一下有钱真好,几十个亿和老百姓几十块钱似的
虽然在普通人看来,5亿元是一笔天大的款项。一个人,如果拥有5亿元存款,一定高兴得立马回家生活,而不参加工作了。
但是,5亿元对王健林来说,应当不是什么大数目。他能够跟着董明珠一起投资银隆造车,更多的还是花钱为董小姐长长人气,做做友情赞助,帮董小姐提升一下造车的决心和外部认可度。实际上,王健林非常清楚,投5亿元并说造车,可能造轮胎也不够。
大家知道,在业界,王健林与董明珠的关系一直不错。在很多场合,双方都表现出了惺惺相惜的感觉,也彼此很欣赏。也正因为如此,当董明珠挖空心思想造车,且看中了银隆,但自己又似乎没有足够能力、足够勇气并购时,王健林给其伸出了援助之手,用5亿元帮其进行道义宣传。
如果王健林真心也想造车,就绝对不会出这么一顶点钱,而会很多很多。如此,与董明珠的关系就不那么好处了。因为,两个个性都很强的人,能够在同一口锅里吃饭吗?
如何评价华为投资的威马汽车即将上线?
感谢邀请!刚刚看完这个新闻,悟空发来问答邀请!
热爱陕西,宣传陕西,感谢关注“周秦汉唐”!
我原来一直有关注到华为说要造汽车的消息,跌宕起伏,终于下线!目前各类大型企业巨头都有涉及到汽车领域,当然是新能源汽车,比如阿里,格力!看来包括华为在内的各大佬们都看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一般人可能会认为华为是一个做手机的,其实这是大错特错了,华为手机当然凭借其优良的品质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但是华为的主产业是信息和通信,无线电等领域!
华为涉猎汽车领域,当然如果智能领域和汽车制造能很好的融合,开发出优质的产品,当然也会得到消费者认可的!
回到问题本身,售价20万,刚下线就获取5000辆订单,对一个售价不低的新生品牌来说,这个数字是不错的!当然这也得益于华为汽车产品的本身,续航600公里,这目前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来说,是非常有优势的,而且车型是SUV系列,单一一个续航里程就让占据了很大优势,对消费者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
当然大家更坚信华为始终优良如一的,品牌和品质保证!祝贺华为汽车越走越远!
想问一个问题,中控屏那么大,要是晚上在高速上,会不会很耀眼?如果说可以关闭中控屏,那如果半路上需要用到中控的某个功能,在打开的话,w那一瞬间会不会有危险性,我看现在很多车企都这么设计中控,好像是未来的主流,有用过的吗,说说使用感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银隆新能源商务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银隆新能源商务车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